跟着《爸爸去哪兒3》玩轉福建南靖土樓

一、走進神奇的福建土樓

南靖土樓是指遍佈漳州市南靖、華安、平和、詔安、雲霄、漳浦等縣山區的土樓,以歷史悠久、數量衆多、規模宏大、造型奇異、風格獨特而聞名於世,被譽爲“神話般的山區建築”。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朝時代,明、清朝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具有聚族而居、防盜、防震、防獸、防火、防潮、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特點。土樓一般高三至五層,一層爲廚房,二層爲倉庫,三層以上爲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

“數”讀土樓之特色

五個之最:彙集了現存最高、最大、最小、最奇特、保護最完好的土樓。

六種功能:聚族而居,教化娛樂,安全防衛,防風抗震,防火防潮,冬暖夏涼。

七大特點:源遠流長,數量衆多,形式多樣,結構奇巧,規模宏大,功能齊全,內涵豐富。

八種形狀:圓形方形橢圓形、弧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馬蹄形。

最小九米:最小的土樓——翠竹樓直徑只有9米。

十世之久:南靖土樓產生於11世紀以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最”有意思的土樓

最高的土樓——長教貴樓

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共5層,高21.5米,每層28間,共140間。這座樓共用20釐米口徑的杉木柱220根,65釐米口徑的樑材780根。令人稱奇的是,這座樓建於沼澤地上卻沒有樁基,就像一艘大船飄浮在海上,雖歷經200多年仍巍然屹立。

最大的土樓——書洋順裕樓。建於1937年,外廊直徑86米,每層72間,4層計288間,樓中又有80間,共368間。背山面水,氣勢恢宏,有“王中之王”的盛譽。

最小的土樓——南坑翠林樓內牆直徑只有9米,3層36間。

保護最完好的土樓——梅林懷遠樓。始建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直徑38米,高4層14.5米,共136間。樓內雕樑畫棟,佳聯成對,讀來回味無窮。處於核心位置的“斯是室”是家族子弟讀書的地方,精巧秀氣,古樸天然,置身其中,彷彿有朗朗書聲。這是一座建築工藝最精美、保護最完好的雙環圓土樓。

最奇特的土樓——田螺坑土樓羣

由一座方形土樓(步雲樓)、一座橢圓形土樓(文昌樓)和三座圓形土樓(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組合而成,佈局合理,疏密得體,錯落有致,居高俯瞰如綻放的梅花,山腳遠眺又似布達拉宮,是土樓民居中最精美的組合羣體。

土樓最重要的特色活動

土樓木偶

木偶多至36個,每個木偶由10多條線操吊,木偶身長76.59釐米,頭約8.32釐米,眼珠會轉、嘴會張合和四肢能活動。分文、武小生,文、武老生,正、武、醜、老旦,文、武淨和文丑等角色。音樂唱腔分“高腔”和“亂彈”兩種。“高腔”的基本曲調爲“九調十三腔”,以清爲主,用客家話演唱;“亂彈”則吸收閩西漢劇的西皮、二黃唱腔,用官話演唱,木偶戲劇目有幾百個。50年代,閩西木偶戲代表隊曾赴上海蔘加華東區地方戲曲會演,榮獲“特種藝術表演獎”。

土樓“做大福

入冬以來,南靖各地土樓紛紛“做大福”,舉行大規模的集體祭拜活動。土樓各村“做大福”,一般在秋收以後,隔年、或二年、三年一次,家家戶戶宰雞殺鴨,置辦牲禮果品舂餈粑做米裹進行祭祀,村裡籌錢請來戲班或木偶劇團,做社戲,答謝神明,祈求神祇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合境平安。

二、遊土樓不能錯過的美食

土樓農家菜,其特色是材料取自於田園的土特產,製作手藝爲農家手藝,食物的味道爲淳樸厚重的土樓風味。有土雞土鴨、小溪魚、竹筍、野菜、糯米酒、和各種深山燉品等特色的客家風味美食。

土樓人家日常三餐,多數早晚食粥,晝邊(中午)食乾飯。大米除做飯、粥外,還可做粉幹,鉢糕,籠牀糈之類。粉幹以潔白嫩細,柔軟滑韌的特點聞名遐邇。還有糯米做的餈粑,大禾米做的米果,品種如糕、圓、凍、果之分,其味有甜,鹹,鹼之別。每逢喜慶之日,家家戶戶都有製備,敬神,餉客,饋贈親友均宜,亦是農村年節傳統食品。

土樓人家釀酒素有盛名,味純香甜,度數低不易醉人,婦孺皆喜歡。酒娘更是香甜可口,佐以蒸蛋,美不可言。飲茶多用碗,以解渴爲主,有時用來作湯淘飯,常雲“粗茶淡飯”。

(胖軒、大俊在路邊賣雞蛋)

(夏天和康康向村民們推銷竹籃裡的雞仔、小鴨

山藥燉雞

買來柴雞一隻,一大根山藥,備好金針菇,蒿子杆和香菜。先燒開水抄一下,倒掉髒水後開始燉雞,放入姜和一點八角,待一個多小時之後雞湯變黃,放入山藥在燉半小時。戴上一次性塑料手套削山藥皮,否則手會被山藥弄得癢癢的。接近尾聲的時候放入蒿子杆,吸一吸油,撒入蔥花,舀出一大碗撒鹽,放香菜,濃濃的雞湯香氣撲鼻,冬天喝了它渾身暖和和的,過兩天蒿子杆吃完了還可以放入平菇和豆腐作爲輔料,加一點水仍然是高湯。山藥燉雞湯補氣血,又不容易上火。

(諾一和妹妹妮娜把仙草蜜賣的那叫個火熱)

仙草蜜

仙草凍的製作過程較爲複雜,用仙草幹煮味更加醇厚。仙草凍具有清潤滑,香醇幼嫩的特點,是別具風味特色的純自然食物。在夏天,一碗冰冰冷涼的仙草凍,的確能將五臟六腑的悶熱血氣都清晰的一乾二淨,當然也就容光煥發的洋溢天然之美了,是炎熱消暑的聖品。在冬天,熱騰騰的燒仙草是讓食用者感到窩心的甜點,食用時再加入已預先炒熟去皮花生、細粉圓、蜜紅豆、等材料,加些蜂蜜攪拌後食用即可。

蘿蔔

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要經過“曬、醃、藏”三道工序。將蘿蔔拔出洗淨,稍晾乾後放進大木桶,一層蘿蔔一層鹽,裝滿後上蓋,再壓上大石塊,一週後取出晾曬,搓去水分,再晾曬,直至擠不出水爲止。然後將木桶裡的鹽水過濾煮開,倒入蘿蔔乾浸泡,趁熱再揉擦一次,又擠去鹽水再曬乾,等到變爲金黃色後,就將蘿蔔乾裝入乾淨的甕內壓實,用黃泥封口,半年之後取出。這樣,就成變獨具風味的上杭蘿蔔乾了。

麻糬

麻糬的外皮是用圓糯米或糯米粉爲主要材料,以澄粉+熱開水爲黏着劑作成,所以基本上是白色的,也有使用食用色素或添加其它素材讓顏色有變化的麻糬。麻糬的內餡則相當多樣化,較常見的包括紅豆沙、綠豆沙、芝麻、芋泥等,所以一般是當作甜食,然而也有店家用鹹口味的內餡(如肉鬆)作麻糬。依不同的地區、店家,做法和口味上也會有些許不同。剛製作完成的麻糬口感最佳,暴露在空氣一段時間後會開始變硬。手工製作的麻糬大多註明最遲要隔天食用,機器製作的則可以保存較久。

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 來土樓的最佳季節是10月-次年5月。

2、由於土樓分散在閩南山區,交通工具以私家車、麪包車和摩的爲主,價格都很貴。因此建議結伴而行,大家共包一輛麪包車,能省很多錢,更重要的是能省很多時間,可以多看幾處有特色的土樓。

3、河坑村土樓羣,從塔下村乘車15分鐘可到。據說從山上的觀景平臺看,呈北斗七星狀,很值得前往一觀。

4. 廈門(走高速)——南靖縣城約98公里路程較順,車流少,時間較節省;廈門(不走高速)——南靖縣城約96 國道上車流多,特別是貨車,路況較差漳州市區----南靖縣城約38km。

5. 到南靖土樓旅遊,建議到雲水謠古鎮住宿,國家5級景區,整體配套設施較爲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