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轉行栽種有機香蕉 別人香蕉一斤賣5元「他賣40元」

屏東萬巒農友簡良智,從石化業工程師轉行栽種有機香蕉。(圖/記者陳昆福翻攝)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屏東縣55歲萬巒農友簡良智,原在石化業擔任工程師,3年前辭職返鄉務農,一次就租了12公頃的土地種香蕉及芭樂木瓜等,其中近10公頃香蕉田已取得有機轉型期驗證,可說是南部最大有機香蕉田,全數銷往量販超市,且突破輪作障礙,一種3年,無黃葉病,不但長的好,還特別甜。

如果不是貼了有機標籤,亮麗翠綠外觀會被認爲是慣型香蕉,工程出身的簡良智務農,被朋友認爲不可思議,頂着年收入幾百萬的光環,願意下放種田

55歲簡良智卻說,在工程界工作30幾年,一直要找機會突破,3年前下定決心離開,從無耕作經驗到現在種出高品質及好價格的有機香蕉,全靠在業界的經驗,以投資報酬率觀念分析成本投入,管理技術就請教專家

他認爲面積產量大,纔有話語權通路談穩定價格,目前應是南部面積最大有機香蕉田,全數和量販超市合作,他打算再租5公頃,準備申請全球驗證外銷

有機香蕉就一定不好看嗎?簡良智以草生栽培方式管理,幾乎不施肥的情況下,竟能突破輪作障礙,連續4年採收,母株砍除後再從側芽長出來的香蕉樹,沒有黃葉病,每串香蕉都豐滿飽足,香甜美味可口無比。

他說,有機香蕉長的慢,比一般慣型成長慢2到3個月收成,而分批種植幾乎全年都有香蕉可銷售,每星期採收一次,每次200斤,由於種植地地勢較低窪,長年涌泉,所以在每行香蕉樹外留了一條溝渠,每天都有水從水溝排出來,他自嘲是水耕香蕉。

簡良智表示,務農也可以賺大錢,要控制成本,別人賣5元時,他可以賣到40元,還可以做到「週休二日」,他請的員工,只要平常時間按部就班工作,假日都可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