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擴容潮再起 5家外資巨頭排隊候場

(原標題:公募擴容潮再起 5家外資巨頭排隊候場

時代週報記者 寧鵬 上海報道

近期公募基金牌照申請空前密集。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10月下旬以來,已經有5家公司先後遞交了公募基金設立申請。而在此之前,年內還有7家公司遞交申請,包括3家外資機構

公募基金牌照的審批進度亦出現加速之勢。相較去年僅有1家個人系基金公司獲批,今年以來,已有5家個人系基金公司、2家券商系基金公司,以及1家外資獨資基金公司獲批。

新軍羣雄逐鹿

公募基金牌照仍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從近期遞交材料的5家公司看,背景迥異,有林鵬發起設立的“個人系”基金公司匯一基金,有範達基金、聯博基金兩家外資機構,還有保險資管背景的人保基金,以及券商背景的華西基金。

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林鵬離開東證資管“奔私”之後,又火速歸公募,發起設立匯一基金。此前以睿遠基金爲代表的“個人系”基金公司爆款頻出,示範效應顯著,匯一基金的動向自然也吸引了不少關注。

人保基金的發起方人保資產則非公募新軍。事實上,其公募業務資格在2017年1月已經獲批。11月20日,人保基金籌備組核心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此前人保資產以保險公司旗下事業部制運作,更多帶有保險資管的文化,而此次籌備基金公司,則意味着完全以市場化的方式運作。

迄今爲止,市場上險資背景的公募基金共有8家,分別爲平安基金、國壽安保國聯安、太平基金、泓德基金、華泰保興基金、泰康資產和人保資產。伴隨着人保資產的事業部制被放棄,8家公司中將僅剩泰康資產仍採用事業部制。

至於華西證券,申請公募牌照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早在2012年,該公司曾嘗試發起設立華西羣益基金,其中華西證券擬持股51%,臺資券商羣益證券擬持股49%。但在“落實第一次書面反饋意見”後,便再無進展

2018年上半年,華西證券(002926.SZ)公告稱,計劃出資不超過3億元設立資管子公司,並以華西證券資管子公司爲主體向證監會申請公募基金牌照。然而,2019年11月,華西證券再發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撤回資管子公司設立申請並保留資管總部開展現有業務,同時將擇機申請設立公募基金公司。

華西證券2020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資管業務收入0.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11%。截至上半年末,母公司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433.45億元,相比2019年年底增長11%。11月20日,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道,從華西證券資管業務規模以及收入情況看,其主動管理業務可能佔比較低,公募之路任重而道遠。

外資巨頭叩門

近期申請公募牌照的外資機構有兩家,分別爲範達集團和聯博集團,加上之前的貝萊德、路博邁以及富達,今年內就有5家外資機構提交了公募牌照申請。

今年4月1日,證監會宣佈取消券商和公募基金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貝萊德、路博邁同日提交了申請設立公募基金的材料。8月21日,貝萊德獲批,成爲首家拿到牌照的外資獨資基金公司。

不過,貝萊德至今尚未展業。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主要原因是需要對現有私募業務進行處理,以防範相關利益衝突風險。事實上,其已提前清盤了貝萊德中國A股機會私募股權基金一期。

路博邁的節奏稍緩。證監會官網信息顯示,目前進展與5月19日提交申請的富達相同,但6月18日遞交申請的民生基金已經後來居上。

公開資料顯示,近期申請公募牌照的兩家外資機構均爲美國公司。其中範達集團走精品基金路線,創立於1955年。截至2020年9月30日,範達旗下全球資產管理總規模超過612億美元,是全球十大ETF提供商之一。

聯博集團成立於1967年,1988年在紐交所上市。截至2019年年末,在全球5個城市合計管理資產超過623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1月,聯博集團成爲全國社保基金首批境外投資管理人。

多位公募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外資密集進入或讓國內公募基金的風格更爲多元。總體而言,內外資標籤並不重要,能否在國內公募行業有所斬獲,團隊的作用更爲重要。

資管密集申牌

除了發起設立基金公司外,下半年各類資管機構申請公募資格的節奏在加快。證監會官網顯示,自8月份來,國泰君安資管、華金證券、永安國富資管先後提交了公募業務資格申請。

11月20日,好買財富研究總監曾令華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申請公募牌照或公募業務資格擁有較好的外部條件。整體來看,A股指數不高,加上之前一些新基金公司運作良好,或會加速監管層審批節奏。

國泰君安資管對公募牌照的渴望由來已久。在“一參一控”政策未放開前,國泰君安證券出售了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的股權,爲國泰君安資管申請公募資格掃清了道路。

中基協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國泰君安資管私募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爲3586.39億元,在行業內僅次於中信證券(600030.SH)。

與國泰君安相比,華金證券在資管業務方面的沉澱相對單薄,其2019年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3089萬元,發行主動管理類產品14只,總規模達54.67億元。

永安國富資管申請公募牌照較爲特殊。作爲一傢俬募,其股東杭州小牛投資、永安期貨和杭州小犇股權投資,分別持股63.658%、31.354%、4.988%。除永安期貨外,另兩大股東均爲員工持股平臺。以往,“私轉公”一般都採取發起設立新基金公司的形式,而非申請公募業務資格,永安國富資管若順利獲批,或將增加期貨系公募的存在感。永安期貨2020年年中報顯示,永安國富資管上半年營業收入爲16.37億元,淨利潤2.42億元。

11月20日,上海證券創新發展總部總經理劉亦千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公募牌照受捧,主要在於雖然“頭部效應”凸顯,但並不影響行業吸引力,新進入者仍有機會,近年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中不乏出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