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不再"跑步入場"?新增投資者增速創13個月新低,什麼信號?"牛市旗手"再現漲停潮

A股牛市旗手集體暴動之後,又生變故

就在“牛市旗手”掀起漲停潮之後,中國結算披露了4月份A股新增投資數據,當月新增169.14萬,同比增長3.11%,創13個月新低,環比下降超31.7%,股民跑步入場”的熱度降溫明顯。

一向被看作是“A股溫度計”的新增投資者數量,突然遭遇滑鐵盧”。一方面,新增投資者數量增速降低,意味着當前市場持續回調,令投資者情緒低迷,入市意願較低;另一方面,物極必反,市場情緒低迷之際,是否也意味着市場調整已近尾聲

5月14日晚間,中國結算披露的數據顯示,4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169.14萬,同比增長3.11%,創13個月新低,環比更是下降超31.7%,創出2018年4月以來的最大降幅。期末投資和數量達到1.86億,同比增長12.53%。

新增投資者數量同比、環比雙雙下滑,引發了市場對於A股增量資金的擔憂。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2017年以來的數據發現,單月新增169.14萬的體量並不算低,而環比降幅高達31.7%,主要是因爲上個月投資者的入市熱情過於高漲,單月新增高達247.74萬,創下了2015年7月以來新高。

從上圖表可以看出,自2020年4月以來,新增股民開始“跑步入場”,A股新增投資數量均保持了同比增長態勢,13個月份中,7個月份的同比增速在50%以上,3個月份的新增投資者同比翻倍。

其中,2020年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達242.63萬,爲近五年單月最高水平,接近2015年牛市高峰水平。2021年3月,A股新增投資者再度刷新紀錄,達到247.74萬,直接創下了2015年以來的最高峰。

但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披露的2021年4月數據,同比增速跌破一年前的水平,環比也更是明顯大跌,創出近三年以來最大跌幅,新增股民“跑步入場”的熱度大幅降溫。

截至2021年4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達到1.856億,A股投資者數量將在何時突破2億大關,成爲市場關注焦點。

另外,中國結算數據顯示,2021年4月,A股新開立信用證券賬戶數量爲4.29萬個,較上月減少了1.91萬個,環比下降44.5%。截至2021年4末,A股共有573.25萬個兩融賬戶投資者,較年初增加了15.18萬個。

有分析人士指出,A股的新增投資者數量與市場賺錢效應是密不可分的,2015年的那一波大牛市、2020年的白馬股牛市都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入場,而2021年4月,A股持續震盪,賺錢效應銳減,尤其是白馬股、公募基金遭遇下跌,導致場外資金入市情緒有所下降,新增投資者數量也受到了影響。

就在A股4月新增投資者數量披露前夕,被稱爲“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塊突然全線爆發,10只券商股掀起漲停潮,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泰證券等多隻權重股漲停,互聯網券商龍頭東方財富更是暴漲12.79%,中信證券亦大漲近8%。

“牛市旗手”暴漲更是帶動了保險、銀行板塊集體上攻,保險板塊放量大漲,中國人壽一度逼近漲停,助力滬指大漲1.77%,報收3490的兩個月高點位置,3500點近在咫尺。

資金方面,主力資金大手筆加倉券商。據Wind數據顯示,5月14日,主力資金大量涌入金融板塊,其中多元金融、保險Ⅱ分別獲主力資金淨流入112億元、17億元,東方財富與中信證券分別獲淨流入21.28億元、16.47億元。

當日收盤,更有投資者高呼,“嗅到了牛市到來的信號”。然而,當日晚間披露的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無疑潑了一盆冷水,因爲券商行業收入與投資者數量呈一定的正相關。

但業內有聲音認爲,5月14日券商漲停潮更像是一場超跌反彈的戲碼持續性有待考驗。有券商業內人士表示,券商股集體大漲,屬於券商股持續半年回調、估值見底後的迴歸。另外,有研究員認爲,雖然4月以來流動性有小幅邊際寬鬆,但信用收緊仍然是大趨勢,4月新增投資者數量也不及預期,短期來看,難有大筆資金集中進入A股市場,券商板塊持續大漲的可能性較低。

另外,華安證券表示,4月份貨幣信用數據進一步提醒貨幣政策的中長期正常化迴歸大方向,市場風險偏好仍以平穩爲主,金融股暴漲帶來風險偏好提升的持續性有待進一步觀察,市場缺乏趨勢性上行或者下行的綜合環境,仍將以震盪爲主。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A股歷史來看,券商往往是行情見底或見頂時最活躍、最敏感的板塊,5月14日券商股漲停潮是否是近期陰跌行情的見底信號呢?

中信證券認爲,商品價格上漲趨緩,國內通脹預期階段性回落,貨幣收緊預期緩解,增量資金逐步入場,存量資金調倉導致行情擴散,A股市場週期邏輯階段性淡化,成長板塊或將迎來一輪月度級別估值修復行情。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爲,大家都在擔心美國貨幣政策收緊會“殃及池魚”,這倒未必,因爲中國股市與美股的關聯度在明顯下降,股市的均值迴歸現象倒是一直存在,只不過有時會早點或晚點。A股市場的金融板塊權重巨大,如果真能起來,則對指數的拉動作用比較大。但即便如此,依然很難形成牛市氛圍,板塊此消彼長、風格不斷切換是估計是今年A股的主要特徵了。

海通證券指出,儘管2021年宏觀流動性相比去年的寬鬆是略緊了,但整體流動性環境尚可,只是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從估值看,目前滬深300的PE(TTM)爲14.1倍,處於處2005年以來從低到高54%分位,PB(LF)爲1.63倍,處於2005年以來從低到高40%分位,估值矛盾不算大。

展望未來,海通證券認爲,A股估值中樞可能系統性上移,主要原因:

海通證券進一步表示,借鑑過去牛市,每輪牛市有3-4次耗時1個月以上、跌幅15%的大調整。本輪調整從2月18日至今已歷時56個交易日、最大跌幅17.7%,成交量萎縮至前期高點的57.8%,從時間和空間上看這次調整已經較爲充分了。按照歷史經驗,A股盈利上行週期有望延續到2021年底或2022年初,以此推斷今年指數大概率繼續上漲,即延續2019年初開啓的牛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