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硅料價格半年漲超140% 行業關注產業鏈安全問題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快速發展的光伏行業需要一些冷靜的思考。

在6月2日開幕的第十五屆(2021)SNEC全球光伏大會上,針對雙碳目標下的光伏行業的產業鏈安全問題與會人士展開探討。

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產業鏈發展不均衡問題突顯:去年玻璃緊缺,光伏玻璃價格飆升;今年硅料短缺,上下游不平衡,導致硅料價格快速上漲。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6月2日公佈的信息顯示,本週國內單晶投料價格區間在20.6-22.1萬元/噸,成交均價爲21.1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爲4.54%;單晶緻密料價格區間在20.4-21.9萬元/噸,成交均價爲20.8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爲4.97%。今年年初(1月6日)的成交均價分別爲8.76萬元/噸和8.50萬元/噸,漲幅分別爲142%和145%。

隆基股份(601012.SH)董事長鍾寶申認爲,協會以及從業者本身就平衡產業鏈不均衡的問題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

“光伏行業協會可以將產業鏈中現有的有效產能,以及接下來一兩年形成的產能,儘可能地彙總並及時發佈。”鍾寶申表示:“產業人士自身也確實有責任,明明這個環節已經不均衡了,我們還在投資,最後無米下鍋,最終只能被動等待。”

太極實業(600667.SH)、十一科技董事長趙振元也表示,新能源行業可能會面臨擴張過快帶來的隱患。“今年行業增長非常快,比以往要多5倍,肯定會出現上游材料組件的不配套,有很多的電池片和組件廠建成以後,因爲沒有材料,可能會出現停頓狀態新能源形勢越好,產業上馬就越快,某種不均衡的出現幾乎是必然的。”

鍾寶申的建議是,一方面希望產業鏈之間的評估做得更加精準,以增強提示性;另一方面企業也需要多加反思,通過建立戰略性合作做提前的規劃,也可以控制投資的節奏,比如對產能過剩的環節投資節奏即可放緩。“不均衡是長期的過程,要靠各個企業自己去把握。”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總經理楊立友說,光伏行業目前的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是,價格“今天你出一個,明天他出一個”,如此一來市場秩序全無,合同沒辦法簽訂,每個人都變成違約者。因此行業要回歸正常需要行業自律大家都應遵守契約精神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爲,價格的漲跌起伏需要雙向看待,變化是唯一不變的,行業需要尊重市場機制,穩定價格,“我們沒有辦法消除波峰波谷,只能平移,才能使行業更爲健康。”

他也提及目前光伏行業迭代很快的問題,“過去十多年我們的投資有不少沉沒了,沒有沉沒的很多時候也沒能足夠收回,前段時間有企業提出希望大家聯手,能夠使折舊從原來12年、10年、8年,提到5年、6年,同時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的成本,使謹慎性的原則能夠在財務上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