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魚條款一讀 改名要間隔一年

臺中壽司餐廳祭出姓名中有「鮭魚」即可免費用餐,引發多人改名,對此內政部小編特別在臉書上貼出梗圖提醒改名的民衆注意「經過昨日鮭魚大結義想必大家都知道,改名原則最多三次。依據大法官釋字跟《姓名條例規定,大家都能自由地擁有喜歡的名字。一個人原則上有三次改名的機會。但,請大家慎思愛護自己的好名字,好好珍惜使用戶政資源!」。(摘自內政部臉書)

張鮭魚之亂,讓立委拳頭硬了。日式回轉壽司店日前推出「與鮭魚同名吃免錢」活動,引來全臺至少300人改名「鮭魚」,徒增行政浪費。有立委提案修訂「姓名條例」,明訂改名後1年內不得再改名。草案昨天送立法院會宣讀後,確定完成一讀,未來若修法通過,「鮭魚們」得當一整年的鮭魚纔有辦法回覆姓名。

日本回轉壽司連鎖店於今年3月推出促銷活動,姓名若與鮭魚同字則全桌免費。消息傳出,有民衆不惜改名爲鮭魚。面對鮭魚之亂,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一度表示,這種改名不僅浪費時間且導致不必要的文書工作,民衆應慎重。

國民黨立委廖婉汝表示,日本現行改名做法,不僅要上家庭法院,還要有「正當理由」,但就算滿足這些條件裁判官也不一定同意。且日本改名費用新臺幣500元,時間需2至7周,若是太奇怪的名字,像是發音超級難、容易誤會外國人的名字,則須提出有道理動機才能獲得法院同意。

廖婉汝認爲,臺灣改名手續並不困難,每年約有10萬人改名,像「鮭魚之亂」如此改名,不僅浪費時間,還會產生不必要的文書作業,民衆應珍惜行政資源並保持理性,因而提出「姓名條例」修正草案,明訂申請改名者於1年內不得再次更名,以減少濫改造成行政資源浪費。草案同時也明訂,申請姓名更動「生效時間」訂爲申請日的7天后才生效 ,廖婉汝說,這是要增加改名者審慎思考的時間以免後悔。

國民黨立委溫玉霞也針對「姓名條例」提出對應修法,她表示,先前有21人改名叫「亮搞玩」,也是爲了改名後拿身分證去領取1萬元獎金,加上只爲飽餐一頓的鮭魚之亂,凸顯現行法定程序過於寬鬆,因此她也提案修正改名應間隔1年以上,相關草案在昨天均已完成一讀付委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