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越賣越貴”的掃地機,瞄上了出海的破局路

日前,國內兩大掃地機器人企業科沃斯和石頭科技交出了兩份迥然不同的成績單,可謂冰火兩重天。

近年來,受硬件和技術提升的影響,國內掃地機器人的均價較2019年之前有了數倍提升,而消費者的期待也越來越高,隨着功能愈加複雜,質量問題引發的投訴也愈加嚴重。

在國內增長緩慢的狀況下,各廠商瞄準了境外市場,那麼未來,掃地機器人還有哪些功能和渠道的創新值得期待呢?

困於"高端化"的掃地機"越賣越貴"

四五年前的掃地機器人,價格維持在千元左右。比如2016年8月,小米發佈了初代米家掃地機器人,售價僅1699元。但是隨着硬件的堆疊以及技術與功能的進一步優化,掃地機器人的價格水漲船高。

奧維雲網指出,掃地機是因爲產品結構變動帶來的均價上漲,以自清潔&自集塵爲代表的全能款產品推出,帶動了3000+元以上價格段增長顯著。

2019年"雙十一"活動期間,雲鯨首款產品"小白鯨J1"面市,主打"洗掃拖一體"功能,這款產品上市後定價在3888元左右,是彼時行業均價的2-3倍,但銷量表現卻十分亮眼。

後續在科沃斯、石頭、追覓、小米等掃地機器人玩家的跟進之下,多功能基站式產品成爲主流力量。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2022年國內掃地機行業均價分別1687元、2424元、3175元,其中,自清潔掃地機線上均價分別3992元、4021元、3964元,自清潔掃地機線上銷量佔比分別4%、29%、66%。

但高速增長的價格已經遠遠超出了普通家庭的心理預期。據奧維雲網數據,2018年至2020年是掃地機器人高速發展階段,年度銷量均超過600萬臺;2021年掃地機器人銷量開始下滑,降至578萬臺,2022年銷量進一步降至441.4萬臺。

據奧維雲數據,2023年國內掃地機銷量同比增長4%,非自清潔產品2023年銷量下滑約40%,拖累行業整體增速,而自清潔產品仍多年保持快速增長。

從2023年的表現來看,國內掃地機器人量額同步轉正,尤其是銷量,相較於2022年有較大改觀,行業由下滑24%到增長4%。奧維雲網分析稱,基於全能款全面普及,但價格仍在高位,仍有繼續下探的空間。

數千元產品變"半年拋"

隨着價格的不斷上漲,消費者對於掃地機器人的期待也越來越高,然而就目前來看,國內掃地機器人品牌的質量問題仍然嚴重。

"洗掃拖一體"功能的掃地機器人極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雙手,但這類產品的出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掃地機器人的投訴比例。

在黑貓投訴平臺,有消費者反應稱,天貓購買科沃斯掃地機T20 PRO,半年內一直出現質量問題,無法回基站,地寶懸空,不會清洗拖布等等,維修兩次仍然有問題,無法正常使用。

也有消費者表示,2023年12月在電商平臺的Mova旗艦店購買G30掃地機一臺,在使用200平方左右出現問題,機器污水泄漏,弄壞客廳羊毛地毯,經過售後檢測,是機器出廠就存在缺陷,經過客服和網店多次協商決定返場後給予換新處理。2024年1月,換新機器現場安裝過程中又出現問題,"官方師傅現場調試安裝將近4小時不能解決,讓反饋官方售後。當天反饋後,售後一直拖延處理,經多次催促,在1月6日17:16給出退貨處理,但要年後倉庫上班才能處理。我提出可以自行拆卸,安排寄回,店鋪以可能會拆壞爲由拒絕。後續一直協商至2月20日。"該投訴的涉訴金額高達6999元。

上述事件已經不是個例,在黑貓投訴平臺,數千名用戶反應,花費幾千元購買的掃地機,使用一年,甚至半年或者幾個月後就多次出現問題,修也修不好,退也很難退,放在家裡成了擺設。

從投訴具體情況來看,用戶的投訴點往往集中在掃地機不能自動返回基站、漏水、劃傷地板等問題。

作者採訪多名消費者得到反饋:掃地地機器人並不實用,買回家後成爲家裡閒置率最高的科技產品。一方面,消費者購買之前沒有做好功課,是抱着新奇的態度買的,另一方面,市面上大部分掃地機器人仍不能合理規劃清潔路線,或存在質量問題。

各大廠商瞄準海外市場

在國內市場增長緩慢的情況下,掃地機器人廠商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消費能力更強的海外市場。

海通國際研報分析稱,目前以iRobot爲首的海外品牌雖大幅丟失份額,但受線下渠道保護,仍佔據較大的市場蛋糕,這也是中資品牌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的來源。"我們認爲中資龍頭企業持續引領技術升級迭代,產品競爭優勢愈發明顯,全球市佔率持續大幅提升。"

石頭科技在2023年半年報中提到,在海外市場方面,其重點發展美國、歐洲及亞太市場。逐步建立全球分銷網絡,截至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產品遍佈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超過1000萬家庭使用石頭掃地機器人。同時該公司在主要海外市場設立當地分公司和海外公司,以提高市場地位,並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目前公司已在美國、日本、荷蘭、波蘭、德國、韓國等地設立了海外公司,在美國 Amazon、Home Depot、Target、Bestbuy、WalMart 等線上平臺開設線上品牌專賣店。

科沃斯則在2023年半年報中表示,該公司堅持和深化國際化戰略。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科沃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6.5%,添可品牌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4.2%,佔各自收入比重分別達到 34.3%和 30.9%,較上年同期分別增加7.1和3.2個百分點。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海外市場的投入,提升產品結構,優化渠道,擴大地域市場,推動海外營收規模的持續快速成長。

此外,雲鯨智能也表示將加速佈局海外市場,未來將針對海外消費者不同的需求和痛點去做定製化產品;追覓科技已在東南亞、俄羅斯及東北歐、西南歐幾個地區發展等。

對此,國聯證券研報認爲,當前海外掃地機產品升級紅利仍在延續,各區域銷額均有所增長,同時份額提升紅利值得重視,預計國產龍頭北美份額提升之路較暢順,歐洲市場則是分進合擊,高端產品紅利下,國產龍頭間相互擠壓或暫不明顯。

另一方面,上海證券研報則認爲,未來國產掃地機器人廠商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以及更高效的供應鏈管理能力,有望在激烈競爭的海外市場提高市佔率。

掃地機混戰2024年

目前來看,國內兩大掃地機龍頭企業業績分化較大。

石頭科技發佈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54億元,同比增長30.55%;實現利潤總額23.26億元,同比增長72.38%;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0.54億元,同比增長73.57%。

該公司解釋稱,2023年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0.55%、72.81%、72.38%、73.57%、52.71%,主要系該年多款新品上市及海內外市場拓展,銷售規模擴大,市場競爭力增強,盈利能力和經營業績提升所致。

而科沃斯則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億元到6.8億元,同比減少59.96%到64.6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36億元到5.16億元,同比減少68.27%到73.19%。

科沃斯表示,受國內行業產品均價下行影響,該公司掃地機器人及洗地機產品毛利率水平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疊加公司在國內掃地機器人市場中低價格段降本款產品佈局有所缺失,從而對公司整體盈利能力造成影響。

根據奧維雲網的數據,2023年國內清潔電器零售額爲344億元,同比增長6.8%,零售量2534萬臺,同比下滑0.5%;同期掃地機器人銷售額爲137億元,同比增長10%,銷量爲458萬臺,同比增長4%。

預計今年掃地機市場仍將會保持7.8%的增長;相較其他品類,掃地機器人的技術壁壘要更高,因此,儘管有新玩家進入,但市場被頭部牢牢把控,TOP5集中度達到93%。

奧維雲網認爲,2024年頭部品牌將會在高端繼續發力,進一步挖掘更多潛在消費人羣同樣重要,3000元以下的佔比也會有明顯提升。

此外,各廠商也在積極擁抱AI。奧維雲網稱,首先,AI語音,體現在語音識別的精準性,人機語音交互方面;其次是AI識別,由識別固態物體,到識別場景,識別地面贓污程度等;最後,長期來看,憧憬掃地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的漫長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