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分散式作戰之比特幣(譚傳毅)

最近馬斯克力捧狗狗幣,擺明的就是要做空比特幣、進而推高美元指數,這樣葉倫就不必升息了,即使超發美元或國外熱錢迴流,只要美元(或美軍)操作比特幣市場,完全可以控制美元升貶。(圖/路透)

不管任何領域,有很多概念相互借用,例如駭客攻擊與電腦防毒就是借用了軍事的攻擊與防禦概念。同理,國際貿易有個「港對港」(Peer to Peer, P2P)名詞,也被比特幣借用在每個礦工之間的平行聯繫,形成了「區塊鏈」。

美軍與「美特幣」(BTC-Dollar)

正當大家懷疑美元是否與比特幣掛勾、一如過去4、50年美元和石油掛勾形成「油元」體制的時候,比特幣系統「P2P」的運作方式,就頗類似於現在美軍所流行的分散式作戰(Distributed Operation)。

兩者共同點:在有限的比特幣數量南海空間也是有限)裡面,以去中心化客戶(打擊平臺)廣泛分佈於區塊鏈(南海)中進行比特幣交易(分散式打擊),P2P連結能加快系統效能,反之,打擊P2P則可能拖慢解放軍作戰體系的效能。

很難講是誰抄誰,可能是發明比特幣的中本聰和2004年發明分散式作戰的陸戰隊少將羅伯特• E•施密德爾想到了一塊兒。總之,看到美軍與比特幣都使用分散式概念,不禁讓人背脊發涼。

要知道,攻擊比特幣的駭客不見得是敵人,在很多情形之下,駭客可以是自己人,特別是美元打算打壓比特幣價格、進而讓美元升值的時候。去年華爾街鉅富和矽谷新貴紛紛投入比特幣,連敵視比特幣的巴菲特也噤聲,使得比特幣價格不斷攀升,我們非常懷疑美國政府自己可能就是駭客。

最近馬斯克力捧狗狗幣,擺明的就是要做空比特幣、進而推高美元指數,這樣葉倫就不必升息了,即使超發美元或國外熱錢迴流,只要美元(或美軍)操作比特幣市場,完全可以控制美元升貶。

過去美元和石油的關係就是建立在油價的基礎之上,而油價又和戰爭有關;因爲戰爭必然推高油價,只要油價上漲,美元就會下跌,這是鐵律。所以這50年來,美國都在中東附近發動戰爭,目的就是調節油價與美元的關係。

從2013年開始以至今,美元和比特幣價格關係也是呈現出反比關係,似乎美國打算藉着分散式作戰來操縱美元指數。

拜登政府投入大筆美元在基礎建設以及疫情補助,與其說企業增稅,倒不如說聯準會直接開印美元。財政部長葉倫不過說溜了嘴要升息,引起股市動盪,表示市場對於美元指數是很敏感的。

過多的美元當然會引起通膨的疑慮,但若美元投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就可以作爲對衝美元的工具,「美特幣」(BTC-Dollar)就和「油元」(Petro-Dollar)一樣。

數位幣運作與分散式作戰的共同點

兩者有幾個共同點:

第一,侷限性。 比特幣的總量最多2,100萬枚,比黃金還要稀缺。若按照現在的採礦速度,要到2140年才能將2,100萬個比特幣開採完畢。雖然比特幣數量越來越少,但是價值卻越來越高。最極端的狀況就是比特幣被開採到無限少,而價格卻是無限高。

同理,南海戰場也是有限的,但目標卻散佈在各處,航母固然有巨大的威懾效果,除非解放軍也出動航母對決,否則像是拳頭打在棉花上。因此,美軍最好是以多樣化與多元化武器出現,越頻繁的出現、越能緊繃形勢,使得解放軍無法動彈,威懾的價值也越高。

第二,分散式。比特幣基於P2P技術運作,比特幣的交易、管理和發行是由比特幣網路統一進行;其設計是公開的,任何人都無法擁有或控制比特幣網路,但人人都可參與。P2P的特性就是需要大量的用戶進場,才能加快運行速度、增高比特幣價值。

與分散式打擊概念相反,美軍出動航母是大軍集中打擊,成本高而且航母本身成爲巨大的目標。但若以多批多樣的小型作戰平臺例如岸基飛機抵近偵察(老舊的B-52也可以)、聯合越多的盟邦機艦、部署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低雜訊無人潛艇、無人機、無人艇等武器和技術裝備,散佈到各處,儘量把南海海域填滿,即可達到充分的威懾效果。越多的打擊單元出現,威懾的效果越高。

第三,去中心化。P2P網路是一種去中心化伺服器、而由用戶端交換資訊的體系。每個使用者端就是一個節點、又具有伺服器功能,而且不會降低數據傳輸網路的速度。如果某個P2P客戶端出現問題,整個網路照常工作,不會崩潰。

分散式作戰也是通過有意識的分散、協同和相互支援來創造對敵優勢。這種作戰方式必須去除指揮中心,也就是去中心化,由基層指揮官自主決策。和比特幣系統一樣,需要強大的網路情報獲得和每個節點的輔助決策,就像多個自主決策的蜂羣無人機一樣。

第四,節點攻擊。有一種專門針對比特幣節點進行的攻擊,叫做:分散式拒絕服務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採取一對一方式展開攻擊,可造成全網運算能力大幅下降、甚至於無法記帳,匯出去的款項不能即時到達收款人

由於美軍大小作戰平臺大規模而又頻繁地出現在南海,以小羣無人機艦騷擾解放軍島嶼基地,可能使得解放軍投鼠忌器無法做出相應動作,被迫陷在島嶼陣地裡面,至少要拖垮解放軍作戰體系的運行速度。

傻瓜共識也是共識

虛擬貨幣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共識演算法。不能把共識演算法和協定混淆在一起。比特幣協議規定了節點之間的互動、數據傳遞與區塊驗證的需求。共識演算法則驗證資產和簽名、確認交易並驗證區塊,這些都取決於網路共識。

如何取得共識呢?要讓大家相信比特幣值錢。當人們看到高大上技術名詞與富人紛紛入局,例如馬斯克、推特執行Jack Dorsey、德豐傑風險投資公司老闆Tim Draper、PayPal創始人Peter Thiel等人,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名詞:金融創新、區塊鏈3.0、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等等,當局者能不入迷?虛擬貨幣只是一連串數碼,完全沒有擔保,價值從何而來呢?憑着一串數碼的比特幣如何擔保自己的價值?

過去美元與黃金、石油掛勾在一起,成爲美元的擔保品,黃金與石油實質上都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儘管聯準會超發美元,只要超發美元被外國所認購、或進入證券市場、而不進入消費市場,就不會產生通膨危機。如今美元和比特幣掛勾在一起,想的大概也是這個。

比特幣需要一羣很「鐵」的人,有點像老鼠會,這羣鐵粉能說服人們入局,的確,很多人因此而致富,而且很多都還是高智商高學歷的人。比特幣以傳銷方式進行裂變,讓更多的人入局、相互抱團、相互催眠,推高致富共識。

美軍在南海也是如此,它以虛幻的語言與技術名詞來行銷分散式殺傷概念,強調遏制中國擴張(致富共識),不斷推出新武器像是瀕海戰鬥艦、移動基地艦、無人機艦等等,和比特幣一樣,美軍迫切需要大量犯傻的盟友入局。

其中最犯傻的,大概就是能力不足又缺乏大局思考的臺灣,反中抗中的結果,卻把臺灣變成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我們可以預期,未來美國必然拉臺灣入局南海,無論是海巡艦或在東南沙島嶼防衛方面。

這羣人不就是龐氏騙局裡面幻想致富犯傻的老鼠?致富固然是個共識,遏制中國也是個共識,一羣傻瓜的共識更是共識!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