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生全球重視 中國救撈築成中國特色發展之路

守護海上生命平安 寫在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開幕之時

新華網上海8月24日電(記者林紅梅陸文軍、何欣榮)“今天,世界海上人命救助界的負責人共集一堂。我們願與各國一起,共同探討,提高海上人命救助的能力。”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在此間開幕的2011年世界海上人命救助大會開幕式上如是說。

中國救撈誕生60年來,弘揚“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救撈精神,危急時刻衝上去,救人脫險,把黨和政府“以人爲本”的執政理念播撒在大海上。

海上救生全球重視

人命救生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爲了對海難發生時能及時進行救助,《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規定:“各締約方須保證對任何海上遇險人員提供救援。提供救援須不考慮這種人員的國籍身份,或者遇險人員所處情況。”

這一公約是參加國之間具有強制性質的必須履行的公約。中國政府於1980年簽署了公約,承諾對發生在北緯10度以北、東經124度以西的南中國海搜救責任區和西北太平洋共管搜救責任區內的海難事故,給予人道主義救助。

海上救助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代表着一個國家在全球海事界中的地位。在國際海上人命救生舞臺上,中國雖然是大國,但多年來屬於“小字輩”。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幾乎沒有打撈力量,沒有像樣的打撈工程船。爲了清除航道里的沉船水雷,經國務院批准,1951年8月24日,“中國人民打撈公司”在上海成立,新中國第一支救撈隊伍從此誕生。這支白手起家的隊伍只有120名職工設備只有一條125千瓦的“盤山”小拖輪和十幾只小平駁。

1973年,一艘希臘貨輪波羅的海克列夫”號在臺灣海峽遇險,中國無力救助,貨輪沉沒,14人失蹤。此後,中國政府組建起上海、煙臺廣州三大救撈局,撥款造船,中國初步形成海上救撈體系

1999年11月24日,中國煙臺海域發生了“大舜”輪沉沒海難事故,死亡282人。“大舜”輪事故拉開了中國救撈體制改革的大幕。2003年6月28日,我國救撈系統三個救助局、三個打撈局分別成立,在交通部救助打撈局的統一領導下,擔負起各自轄區救助與打撈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