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生館腔棘魚特展 活化石解密

曾歷經恐龍時代的腔棘魚是海中活化石,現在全球僅剩700多條。海生館推出腔棘魚特展,從歷史脈絡到演化,帶大家認識活化石。

教育部今天舉行103年度國立社教館寒假暨上半年活動聯合行銷記者會,共有11個館所參與。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今年教育部所屬館所上半年就將推出超過200場次講座、400場次以上的研習、200場次營會及2500場次以上的展演活動,去年各館所達到1700萬參觀人次,希望今年能更上一層樓,突破去年紀錄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說,爲鼓勵民衆利用春節到博物館圖書館,因此推出「春遊博物館」活動,併發行學習護照,只要在春節及寒假參觀教育部所屬社教館所並持學習護照或活動摺頁,就能參加集戳章活動活動,集滿跨縣市2枚或同縣市4枚,就可獲「探索者聯盟」公仔積木

科博館表示,爲介紹生物物種間演化及彼此隱藏的關係,即日起至4月13日,推出「DNA檔案:自然歷史解密」特展,動員超過290件生物標本,以達爾文的「生命之樹」爲主軸,並採用最新的DNA資訊,提出撼動傳統觀點的演化樹,重新界定物種間的關係。

海生館指出,腔棘魚歷經恐龍時代,是海中活化石,現在全球僅剩700多條,是全球被研究最多的魚,於1938年首次在南非發現,但被當成鱈魚處理,後來科學家重金懸賞,直到14年後纔在法屬非洲羣島發現第二條,更因搶魚,一度造成南非和法國外交衝突

海生館表示,即日起至10月31日推出「演化的腳步─腔棘魚特展」,從歷史脈絡、生物演化、各國研究到腔棘魚模型文創產品等,讓民衆一同認識活化石。10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