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氣運動 暖身補水不可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且能延年益壽,但最近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之際,習慣早起出門運動的民衆可要注意保暖,以免發生失溫、凍瘡,甚至脫水等情形國民健康署建議,避免在寒冷天氣下雨天從事室外運動,可改做室內活動,提醒長者、患有心血管疾病及慢性疾病患者,應避免清晨出門,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

天冷運動 暖身補水不可少(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指出,人體發生失溫現象,會有顫抖、冷感、起雞皮疙瘩、神智不清、肢體麻木精神錯亂肌肉僵硬、言語不清、無意識、嗜睡等狀況,當有失溫跡象時,應前往乾燥、溫暖處,使用毛毯及增加衣物方式溫暖身體。

若居住在山區的民衆則應注意防範凍瘡,陳延芳說,凍瘡常見的症狀包括受傷處感到疼痛、癢、麻木、僵硬,皮膚變硬且轉爲白色灰黃色,甚至發生皮膚剝落、起水泡。當發生凍瘡時,可將受傷部位移至溫暖、乾燥處,移除患部的衣物、鞋襪,不可摩擦、觸碰患部及直接於受傷處加溫,可使用體溫取暖,並儘速就醫。

陳延芳建議,冬天運動前要確實做好暖身,至少做到心跳加速、稍微出汗的程度,運動時應避免穿着棉質衣物,因棉質衣物會吸收運動產生的汗,使衣物潮溼更容易感冒。可採洋蔥穿法,最內層穿排汗衣中間層可穿人工纖維毛衣羊毛層保暖,最外層穿着透氣防水、防風外套

另外,陳延芳提醒民衆,冬天運動也應補充適當水份,天冷不容易感到口渴,若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則會脫水,每天飲水建議至少1500cc,運動時切記不要喝含糖飲料及含咖啡因飲料,以免造成胃部負擔,及增加水分流失。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