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村題字仍在 金防部沒拆823砲戰遺蹟三獅山砲堡?

▲金防部攜同學者探訪藏身荒野的「三獅山砲堡」,砲堡橫樑有着前參謀總長郝柏村題的「一呼百應快動猛打」字樣。(圖/金防部提供)

記者餘奕賢/採訪報導

金門防衛指揮部傳出拆毀八二三砲戰遺蹟「三獅山砲堡」,消息一出引發文史界人士反彈。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常務理事董森堡表示,總共有四座砲堡,軍方拆毀的與當年登上LIFE雜誌的砲堡「都在同期興建」,加上「無竹節鋼筋就是早年軍方構工原料」,四座砲堡一定都有郝柏村的題字,因此「沒人可以證明拆掉的是哪一座」。

三獅山砲陣地於八二三砲戰期間隸屬砲兵第612營,建於砲戰前一年,橫樑有着前參謀總長郝柏村題的「一呼百應、快動猛打」精神標語,是爲砲戰期間東北角反制共軍砲火的主力。根據金防部統計,612營是八二三砲戰射擊彈數最多的單位高達1萬1603發。同營的砲堡曾經登上美國《LIFE》雜誌。

▼美國戰地攝影師John Dominis於八二三砲戰期間,在金門砲堡內拍攝一連串國軍105榴砲的反擊畫面,1958年登上《LIFE》雜誌。(圖/金門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任陸軍高中校長備役中將黃奕炳1日以「黃埔筆名臉書發文指出,金防部拆除了民國43年構建的山前國庫、民國45年構建的三獅山砲堡,「眼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被棄如敝屣,夷爲平地,地方有知之士莫不痛心疾首,甚至有人爲之痛哭流涕。」文章很快獲得迴響,按贊人數超過千人。

爲了釐清外界疑慮,金防部3日攜同學者展開實地考察,找出藏身荒野當中、具有前參謀總長郝柏村題字的砲堡,強調拆除的建物並非傳聞中的「三獅山砲堡」。金防部澄清,三獅山砲堡是在民國60年興建,與八二三砲戰無關、不符合文資法第15條規定興建超過50年的建物。

黃奕炳隨後則在臉書發文表示,1日的發文產生很大的正面效應,特別感謝媒體的報導以及網友的轉發,以致驚動國防部文化部、金門縣政府、金防部在地立委楊鎮浯和某些退伍老長官,「他們都以各種不同方式,關切全案狀況,並商議如何解決未來金門戰地史蹟保存的實際問題。本案朝着正向發展,引發廣大的注意,對史蹟保存本身是化危機轉機,是幸運的,對於金門,乃至全國的歷史文化資產保存,更屬大幸!」

▼金門戰地史蹟學會有成員指出,三獅山有3座105榴彈砲,每座砲堡都有編號,編號「15-007」的砲堡已被金防部拆除。(圖/金門戰地史蹟學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