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僅千分之一! 陸新型「熔鹽反應堆」2020年問世

解放軍轟-20想像圖,它正是一款適合搭載小型熔鹽反應堆的載具。(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近日傳出打算投入巨資發展「熔鹽反應堆」這種在冷戰時就被拋棄的核能技術預計最快在2020年時就可以看見最初的2組實驗反應堆。港媒稱,就理論而言,這種反應堆比起現在的鈾反應堆能產生更多的能量,但是產生的放射性核廢料卻只有前者的千分之一,尤其適合用在一些核動力艦艇軍用無人機上。

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事實上,中國不是唯一一個試圖重新啓用這種技術的國家,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都曾傳出在關注該技術,不過中方有一個優勢,就是釷金屬儲存量全世界居於第一批次,而該金屬正是這種熔鹽反應堆的主燃料

報導表示,熔鹽反應擁有低壓、高溫化學穩定性高以及高熱容等熱物特性,這讓它可以產出比起堆比起一般反應堆近3倍的溫度,因此更適合一些採用超高溫氣體推動的發動機,尤其是搭載渦輪機和噴氣式發動機的載具。有分析稱,如果搭載這種反應爐,一架轟炸機可以保持超音速飛行連續數天都不需要補充燃料。

報導指出,這種熔鹽反應堆最大的特色是採用熔鹽而不是水作爲冷卻劑,這讓它可以在乾旱地區實現高效發電,,不過這同時也是它的致命缺點,因爲在裂變過程中,這種熔鹽冷卻劑會對管道和核反應室造成腐蝕,這也是當初爲何世界各國會棄用它的主因之一。另外,還有小型化困難、安全疑慮等問題。

▼大陸自制003型航母模擬圖。(圖/翻攝自搜狐軍事

中國科學院官網11月中旬時聲明指出,這兩組實驗反應堆未來將會在落地甘肅,讓該地成爲保障「一帶一路」策略實施、面向全國新能源基地。「中科院通過A類戰略先導科技專項6年多的實施,已係統掌握了『釷基熔鹽堆』的系列關鍵技術,這次通過雙方的戰略合作,必將在甘肅結出碩果。」

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嚴龍表示,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已經研發出可以防止化學腐蝕了特製合金塗層,這代表中國已經可以建造出一些未來可以裝載在體積核動力船隻飛機上的小型熔鹽堆,而甘肅的實驗反應堆正是要證明這一技術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