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戰火一觸即發 核廢料公投打前鋒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在覈四公投登場之前,廢料放置場所,將成爲反核公投前哨站原能會證實經濟部以及臺電將在今年6、7月,在臺東以及金門舉辦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地方性公投。在社會成本考量下,原能會希望政府將核廢料以及核四公投「二合一」舉辦。

蘭嶼核廢料儲存桶。(圖/取自鄭麗君臉書)

蘭嶼從1977年開始,被迫接受臺灣本島不歡迎的核廢料,已經36個年頭了。這期間經過多次抗爭,蘭嶼居民也希望將這些高污染的何廢料移出島外,但是仍然沒有結果。去年經濟部依《低放射廢棄物最終處置場設置條例》,公告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以及金門縣烏坵鄉小坵嶼,做爲建議場址。在臺東及金門兩縣政府拒絕辦理全縣公投的情況下,至今仍無法同意權投票

臺東縣很不滿,「中央不要只把不要的東西往臺東放」,如果核廢料非來不可,就和臺東需要的重大建設一起談。金門則是島嶼衆多,不希望由人口衆多的大島嶼來決定小坵嶼的命運。不過原能會表示,這兩個地方只要任何一個通過同意權公投,順利的話,貯存在蘭嶼的10萬桶核廢料,就可以在110年遷到最終處置場永久封存。

依照現有時程規畫,經濟部和臺電將在今年6、7月,舉辦臺東縣以及金門縣的同意權公投,這將比核四公投時程早了1、2個月,已經被視爲是核四公投前哨戰。原能會建議,基於節省社會資源,應把兩項公投合並舉行,降低核能爭議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