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貓橋」多處鏽蝕 明起封橋修繕須改走便橋

「貓橋」明起封橋施工,過渡時期,當地居民及遊客須改走臨時便橋通行。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新北瑞芳猴硐「貓橋」是當地居民及遊客往返光復裡車頭頂聚落(貓村)的重要通道,啓用迄今已達10年,受當地潮溼氣候影響,橋體構件出現鏽蝕及脫落情形,引發民衆擔憂。新北觀旅局表示,規畫明起封橋修繕,預計10月底開放通行,請通行民衆改走一旁臨時便橋。

鄰近猴硐火車站的猴硐貓村,過往唯一聯外通道猴硐火車站陸橋破舊鏽蝕,新北市政府在2013年改建爲全國第一座人貓共用的「貓橋」,長60公尺,「貓頭」在園區願景館端,上有兩隻耳朵;「貓尾」在猴硐貓村端,「貓橋」內有不僅有貓足跡、插畫,還設計專供貓咪通行、跳躍的跳臺,也參考當地居民建議,融入當地煤礦及隧道意象;不過如今過了10年,卻出現部分構件鏽蝕情形。

觀旅局長楊宗珉表示,「貓橋」受到當地潮溼氣候影響,而出現鏽蝕及損壞情形,已規畫補強橋體結構、更新鋼樑與烤漆鋁板及其餘構件除鏽油漆,改善內部空間照明及修復貓跳臺,更新後各構件將更安全穩固、防水性更佳。

楊宗珉提到,由於「貓橋」修繕工程是在臺鐵鐵路軌道上方施工,爲了不影響火車通行及遵守臺鐵相關安全規範,每日可施工時數僅凌晨4個小時。開工前也於一旁設置臨時便橋,保留觀賞景色網狀窗、地面鋪設防滑地墊、設置照明設施,並採以無階梯式友善通行空間,周邊也設有便橋指引標示。

觀旅局補充,「貓橋」預計今年10月底開放通行,居民及遊客於封橋施工過渡時期可使用便橋通行。

便橋設有地面鋪設防滑地墊並採無階梯式友善通行空間等。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便橋施作是在臺鐵鐵路軌道上方施工,人員努力打造安全舒適便橋,讓居民能在「貓橋」封橋施工過渡時期順利通行。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猴硐「貓橋」已使用多年,受到當地潮溼氣候影響,橋體構件出現鏽蝕及脫落情形,引發民衆擔憂。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居民及遊客可運用便橋持續通行,還可觀賞猴硐自然景觀,兩側採自然通風並保留觀賞景色網狀窗,提供友善舒適通行空間。圖/新北觀旅局提供

新北觀旅局規畫明起封閉猴硐「貓橋」修繕,預備工作時,爲不影響火車通行及遵守臺鐵相關安全規範,搶在每日凌晨僅4個小時施工,儘快搭設便橋。圖/新北觀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