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1億蓋新館無新意 北市府挨轟

臺北新生公園球場辦公室風雨網球場拆除後,將打造複合式運動館。圖爲風雨網球場。(臺北市體育局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市府計劃斥資2.1億在新生公園打造複合式運動館,增設羽球場、多功能教室、體適能中心及25公尺火藥槍靶場議員13日炮轟花這麼多錢卻設置到處都有的羽球場、多功能教室,甚至要委外當房東收租,如此有什麼意義,好不容易有空間釋出應具有特色。北市體育局對此迴應,會再討論納入特殊運動。

新生公園網球辦公室被鑑定爲海砂屋,將一併和風雨網球場拆除,市府打算花費2億1556萬元,打造一棟複合式運動館,地下室規畫25公尺火藥槍靶場,1樓有體適能中心、商店和網球場,2樓爲室內羽球場、3樓是多功能教室,預定2023年7月動工、2025年3月完工。

體育局長李再立昨赴議會教育委員會報告,議員秦慧珠不滿痛批花2億多,僅設置到處都找得到的羽球場、多功能教室,功能與一般運動中心沒兩樣,甚至只當房東委外經營,實在沒有意義,增加新資源不該跟舊有的重疊,建議定位爲壯年運動基地,兼做身心障礙者運動場地。

議員陳重文認爲,必須加入新功能提升成運動中心2.0,專爲長者身障朋友健康運動設計纔有特色,另建議把長度37.2公尺火藥槍靶場改爲50公尺,能做爲空氣槍、火藥槍綜合使用靶場;議員耿葳則質疑運動館定位不明,靶場不符合國際賽事使用,未來一旦爭取舉辦比賽就要再覓地興建,不如一次搞定。

對此,李再立迴應,網球場、羽球場是通用設計,一定會確保輪椅族可以用,因爲當初設定以《促參法》委外經營,由於委外財務平衡很重要,爲提升自償性設置較熱門運動場地,至於特殊運動項目會再討論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