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去年小賺1.4億元 在國際業界名列前茅

華航去年靠貨運享有獲利。圖/華航提供)

華航(2610)公告109年度營業結果,合併營業收入新臺幣1,152.5億元,合併營業淨利21.84億元,合併稅前淨損6.54億元,合併稅後淨損2.8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1.4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03元,相較前一年每股虧損0.22元,相差0.25元。華航是全球少數有獲利的航空公司

華航說明,去年客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實施邊境管制與嚴格檢疫措施旅客驟減、航班大幅取消;第四季國際疫情持續嚴重,復因病毒產生變異,臺灣管制趨嚴,使客運需求進一步減少,因此109年度客運收入較108年度減少76.96%。

貨運因客機航班取消,載貨艙位供給大幅減少,在供需失衡下,華航因應市場變化,充分發揮18架747F及全新引進的777F全貨機運能優勢,搭配客機腹艙運能,全力衝刺貨運營收;第四季掌握傳統旺季市場契機單季貨運營收更創歷史新高,致使109年度貨運收入較108年增加87.06%。

華航董事長謝世謙表示,109年全球航空業受疫情重創,華航營運艱困,這張成績單得來不易,要特別感謝行政院交通部提供航空業營運紓困方案,在全球航空業慘澹之際,照顧國籍航空業者,支持華航上萬名員工生計;更要謝謝華航全體員工的努力與配合,以貨運爲主、客運爲輔的策略求生存,甚至還能進而爭取獲利,創造華航榮耀

展望今年的客運市場,謝世謙表示,各國已陸續施打新冠疫苗預期邊境管制及檢疫措施將逐步放寬,旅遊泡泡也持續推進,華航將配合政府開放程度因應,機動調整客運班次,以符合市場及旅客期待。華航亦積極規劃及爭取季節性主題性等各類包機包區包艙服務,像是臺商員工外派或返臺休假、學生開學、企業商旅廠商推廣活動等量訂作的客製化產品,提供旅客多元搭機服務。

貨運部分,今年上半年海轉空商機仍可望支撐空運市場維持一定需求,加上宅經濟、電商及相關通訊設備等需求穩定成長,華航持續優化美中美東貨機航線,藉由增班放大艙位來擴大營業規模;歐洲市場表現逐步回穩,華航預期增班歐洲航線,並利用德里孟買兩個中停航點,深耕印度潛力市場,擴大營收效益;另亞洲航線將陸續籌備開航寧波及天津等貨機航點,迎接市場脈動

華航持續優化機隊,今年可運用全貨機達21架,包括3架777F貨機及原有18架747F貨機。客機方面,全新空中巴士A321neo客機將自今年起陸續交機。新型航機節能省油,有助於減少碳排放,提升服務品質及降低單位成本,有利航線營運效益,並強化華航於全球航空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