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鳥出沒高大十年 高雄鳥會持續關心

高雄大學注重環境教育,圖爲高雄鳥關心黃鸝情形。(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提供/林瑞益高雄傳真)

高雄大學舉辦「鸝所當然環境教育推廣工作坊」,詢問度高。黃鸝(黑枕黃鸝)是臺灣珍貴稀有保育鳥類,屬樹棲型鳥類,也是高雄地區特色鳥類。高雄大學首次觀察到黃鸝是2012年,過去10年來,黃鸝幾乎愛上高大,在該校築巢

高雄大學的歐式廣場不時有野鳥駐足,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前往觀賞。爲推廣環境教育,喚起民衆對在地環境與生物的重視,進一步成爲資源守護的角色,高大爭取教育部經費,並與野鳥學會合作,長期監測黃鸝鳥。

高大環境安全衛生中心專員陳又菁說,黃鸝在過去十年青睞高雄大學,將校園視爲棲息地,在樹枝上建立窩巢,成爲高大的一分子

由於高雄大學是一個區段徵收後全面回填整地的校園,因此,生態的恢復一直是學校關注的環境議題。高雄大學在初期規畫上就朝向生態校園的定位,於是在這所82.5公頃的大學中,將近一半的土地都是生態景觀綠地

該校首次觀察到黃鸝鳥是2012年,這些年來,黃鸝鳥的數量也逐漸增多。依據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之監測記錄顯示,高大的黃鸝鳥數量相對較高雄其他監測點穩定,因此,今年與高雄鳥會合作辦理工作坊,傳達正確保育鳥類的觀念觀測調查實際演練,可推展至各校落實校園的鳥類保育觀念。

唱歌的黃鸝鳥幾乎人見人愛,但蛇類卻給人冰冷的感覺。高雄大學此前舉辦過「鳥事一籮筐」與蛇類研習營,陳又菁說,鳥、蛇或昆蟲,民衆各有所愛,這些都屬於生態保育的類別校方希望透過舉辦永續周活動,呼籲民衆愛惜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