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舜柏林上演脫衣秀

#DAMUR在柏林時裝週登場,3位模特着品牌服飾,一件件褪去,以展現服裝特色。(#DAMUR提供)

旅德設計黃世舜,在歐洲闖蕩多年累積相當多經驗個人品牌#DAMUR也經常在國際舞臺亮相。(#DAMUR提供)

不少人對服裝設計師有迷思,認爲他們總天馬行空感性思考,但對臺灣旅德設計師黃世舜而言,服裝設計有更深的含義,他說:「設計是需要一直計劃過程,需要數據科學去支持,永續時尚也是。」除了亮眼的設計,他的設計語言也包含着對於社會的期待與批判。

他說:「服裝設計與數學化學物理其實都是息息相關的,需要靠經驗、科學(數據)累積去支撐你的論述。」因此他的個人品牌#DAMUR從去年就與臺灣紡織化工產業合作,使用臺灣醫療檢驗標準CNS P2等級San Gratis的面料製作旅行衣系列,這是首次有時裝品牌利用防護衣布料製作服裝系列;另外,#DAMUR也開始#kiosk的計劃,透過應用程式讓將舊衣升級再造的過程更透明、可被追蹤,並利用收集到的數據更瞭解市場現況,透過實際行動去展現避免「永續」流於口號

「我們到底需要幾件衣服!」這是黃世舜順於去年時裝週就提出的疑問,今年因疫情影響無法實體展演,但柏林時裝週上,#DAMUR線上發表,反其道而行思考「我們到底能穿幾件衣服」,讓秀上模特身穿多件服飾,隨着音樂一件件褪去身上的服飾,不時轉身、隨音樂搖擺展現新系列的服裝,對觀看者拋出「你總共可以穿幾件衣服」的問題,同時也提出對於「永續時尚」未來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