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徵輝快評》烏克蘭得到了什麼?

全民流血流汗、挨餓受凍、流離失所、生活在恐懼之中,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烏克蘭到底得到了什麼?除了一個戰爭英雄澤倫斯基,其餘什麼都沒有!(圖/美聯社、烏克蘭總統府)

俄烏戰爭已跨入40天,儘管戰況在媒體偏頗報導的情形下混沌不清,但大致上可以確定以下幾個結果:

1.北約婉拒烏克蘭加入,澤倫斯基也承諾不會尋求加入北約。

2.被視爲納粹化代表的亞速營,近日恐將遭到殲滅的命運。

3.烏克蘭繼承自蘇聯時期的軍事裝備、軍工企業,基本上已被消滅殆盡。

4.烏東試圖尋求獨立的盧甘斯克與頓內茨克,逐漸落入俄軍與頓巴斯地方武裝之手。

5.3月29日,烏方談判代表同意就克里米亞地位展開15年磋商期。

戰爭爆發之前,普丁再三警告烏克蘭不可以加入北約。戰爭開打以後,普丁隨即提出停戰撤兵的6個條件,分別爲中立化、去納粹化、去軍事化,確定頓巴斯地區獨立地位、克里米亞主權歸屬,以及取消所有針對俄語的限制。

縱然大軍壓境、炮聲隆隆,澤倫斯基卻能不屈不撓,英勇地帶領全民奮戰至今,未來勝負雖還未定,但已造成逾千萬人民流離失所,逃離國境的難民近四百萬,其中90%爲女人與小孩,不正是大部分家庭「妻離子散」的悲慘寫照?

這時再回頭看,當初普丁的6項要求,除了柔性的語言問題,其餘5項俄軍使用武力幾乎已全部實現。

全民流血流汗、挨餓受凍、流離失所、生活在恐懼之中,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烏克蘭到底得到了什麼?除了一個戰爭英雄澤倫斯基,其餘什麼都沒有!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