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徵輝快評》修改56次展現的是什麼?

總統府說,兵役延長方案修改56次。令人無法想像國防部承辦參謀的煎熬,便無法想像將國家交到這種領導者的手中,要人民如何放心?(圖爲總統府副秘書長黃重諺,震傳媒《新聞不芹菜》節目提供)

我在軍中服役20年,見識過許多英明的長官,也難免遇到某些酒囊飯袋,而這兩類長官最大的差異,首在決斷。

好比我曾經在海軍總部武獲室任職兩年半,中間多次向總司令,或國防部更高階的長官簡報,每一次簡報都要先向武獲室主任雷學鳴中將試報,從無一次例外,聽完簡報,雷主任當場便能指出哪一頁、哪一行、哪一字的修訂意見,然後這份重要的簡報便「定案」了。對於承辦參謀而言,決斷明快的長官,工作起來最省時省力。

反之,我也碰過某些意見很多,但總是下不了決心的長官。一份簡報修訂了又修訂,過程中但見他皺眉不展、茶飯無心,無論參謀如何分析利弊得失,他就是擔心這、擔心那。碰到這種酒囊飯袋,參謀只能自認倒楣。討論到後來我根本什麼意見都懶得講,反正東南西北他全拿不定主意。而幾乎沒有一次例外,直到被時限逼到最後,他纔會心不甘、情不願地將簡報交出去。

一個計劃或簡報,反覆討論了又討論、修改了又修改,次數不要多,十幾二十次就會讓你終生刻骨銘心。

總統府說,兵役延長方案修改56次。修改56次,別說我不曾碰過,今生甚至不曾聽過。我無法想像國防部的承辦參謀,如何熬過那段痛苦的討論時光!便無法想像將國家交到這種領導者的手中,要人民如何放心?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