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銀行、保險應戰氣候壓力測試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最新統計,2020年出現企業併購導致26次的企業信評展望轉爲負向,這個史上新高記錄受到「股東主義」太過強勢所造成,而不是肇因發行體財務條件。同時,惠譽國際信評分析銀行保險公司新主流挑戰氣候壓力測試,相關業者需提前研究是否要持有更多的資本,用於彌補氣候變化風險帶來的潛在損失

標普全球評級分析,2020年出現新高記錄的企業評等展望轉爲負向,其中七成是因爲企業併購所造成,且受到激進股東行動影響,這和昔日主要源自財務轉差的情況極爲不同。

標普分析師團隊認爲,2020年對企業發行體的降評或評等展望轉負向,70%是企業間成功併購之後發生的,且評等展望轉負向是轉正向的三倍,由於企業併購的綜效至少要五年纔會表現出來,信評作調整則是當下的判斷,「等不到併購多年後的成功果實」。

至於氣候變遷經營風險惠譽信評指出,監管對該領域的壓力測試在迅速擴展,依照歐盟、英國目前宣佈的情況,測試項目不包括資本充足率,但是方向上會要求各金融機構更仔細地研究可能的潛在損失。

舉例來說,愈來愈多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可能開始在資產負債表中,移轉部分最容易遭受氣候變化風險的行業,例如製造業電力建築運輸和房地產。

此外,系統性綠色金融行動綱領也是各國監管單位支持的行動,也要求產學界找出科學研究佐證支持,如英國今年6月將會啓動兩年期壓力測試,法國金融機構則是提前到4月率先公佈結果歐洲中央銀行將會於2022年對歐元區的重要銀行進行測試,同期間還有澳洲巴西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準備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