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掉隊 7家2020級“考生”註冊難

證監會最新下發的IPO註冊生效名單中,還是沒有出現2020級註冊“考生”的身影。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5月20日,在IPO註冊市場上還有7家企業在2020年就提交了註冊申請,但至今未能獲得證監會放行,其中包括三江電子潤豐股份等4家創業板IPO企業,安旭生物等3家科創板IPO企業。在上述7家企業中,潤豐股份註冊進展最爲緩慢,在2020年12月30日提交註冊申請後,截至今年5月14日其審覈狀態依舊處於“原點”,在5月17日公司才收到證監會的問詢問題

7家IPO企業註冊難

2020年提交註冊申請後,安旭生物等7家IPO企業至今未能註冊生效。

5月19日晚間,證監會公佈了最新一期創業板IPO企業註冊生效名單,包括英諾激光、中集車輛申菱環境、東亞機械、怡合達雷爾偉6家企業。而縱觀上述6家企業,提交註冊時間均在2021年,其中雷爾偉註冊速度最快,公司在4月19日提交的註冊申請,時隔僅一個月,公司便獲得通過。此外,中集車輛也是在4月提交註冊,時隔逾一個多月,公司也註冊生效。

相比之下,安旭生物等7家IPO企業註冊速度出現明顯“掉隊”。

據證監會官網5月14日最新披露的“創業板、科創板申請註冊企業基本情況表”顯示,創業板IPO註冊市場還有讀客文化、三江電子、佳奇科技、潤豐股份4家企業早在2020年就提交了註冊申請,至今仍未通過;科創板市場則有仁會生物、成大生物、安旭生物3家企業在2020年提交的註冊申請。

5月14日之後,證監會除公佈了一期創業板IPO企業註冊生效名單之外,也公佈了一期科創板IPO企業註冊生效名單,有金冠電氣等5家企業獲得通過,但也沒有出現仁會生物等3家企業的身影,這也意味着截至5月20日上述7家企業仍未註冊生效。

整體來看,7家企業中,仁會生物提交註冊時間最早,在2020年8月便提交了註冊申請;其次是讀客文化,在當年9月提交註冊。成大生物、三江電子在2020年11月提交註冊,佳奇科技、潤豐股份、安旭生物3家企業則在當年12月提交註冊申請。

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註冊程序落後的企業一般被認爲存有一些其他待解決事項,但也不一定就存在問題,可能只是需要時間進行回覆。

潤豐股份剛獲問詢

提交註冊近5個月後,潤豐股份才獲得證監會問詢。

在證監會5月14日披露的“創業板、科創板申請註冊企業基本情況表”中,潤豐股份的註冊狀態異常顯眼,爲“收到註冊申請材料”,而其他6家企業則均顯示“進一步問詢中”。

資料顯示,潤豐股份在2020年12月30日提交的註冊申請,這也意味着在長達近5個月的時間裡,公司註冊申請一直處於“原點”。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證監會官網發現,在5月17日證監會才向潤豐股份下發了註冊階段的問詢問題。

據瞭解,潤豐股份主營業務農藥原藥製劑的研發、生產銷售,具備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多種植保產品的原藥合成及製劑加工能力。在潤豐股份闖關IPO的背後,公司業績表現亮眼,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爲50.47億元、54.02億元、60.74億元和35.8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爲2.62億元、3.1億元、3.39億元和2.7億元。

根據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統計,潤豐股份2017-2019年銷售額分別位列中國農藥行業第3名、第4名、第3名。

需要指出的是,潤豐股份屬於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下的化學農藥製造細分行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環境保護要求較高。而在證監會的問詢問題中,就對潤豐股份的環保問題進行了重點關注。

其中,證監會要求潤豐股份說明是否按規定及時取得排污許可證,是否存在未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者超越排污許可證範圍排放污染物等情況;生產經營中涉及環境污染的具體環節、主要污染物名稱及排放量、主要處理設施及處理能力,治理設施的技術或工藝先進性、是否正常運行、達到的節能減排處理效果以及是否符合要求等。

針對公司註冊階段的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潤豐股份方面進行採訪,對方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過多透露,但公司註冊申請目前還在正常推進中”。

股權關係顯示,潤豐股份實際控制人爲王文才、孫國慶及丘紅兵,上述三人合計控制公司91.35%的表決權。在投融資專家許小恆看來,絕對意義的一股獨大,不利於公司形成有效決策,存在對公司人事、生產和經營管理等重大事項施加不當影響的風險

三江電子系二度闖關

上述7家IPO註冊“掉隊”企業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三江電子已是二度衝擊資本市場。

招股書顯示,三江電子主要從事消防產品、安防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疏散及滅火系統、其他消防產品、安防產品等。此番謀求創業板上市,三江電子擬募資4.61億元,分別投向消防產品擴產項目、營銷及服務網絡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縱觀三江電子創業板IPO歷程,公司在2020年7月2日獲得受理,之後在當月30日進入已問詢狀態,在2020年9月23日公司上會獲得通過。時隔兩個月,三江電子在2020年11月25日提交了註冊申請。但未曾料到,歷時近半年,三江電子註冊申請始終未能生效。

在證監會披露的問詢問題中,三江電子控股股東的股東存在債券違約風險、公司2020年上半年大手筆分紅、資產負債率較高遭到了重點追問。

據招股書,三江電子控股股東的股東及其他關聯方存在債券違約風險。證監會要求三江電子說明控股股東及其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業是否存在大額到期債務,是否存在或可能出現所涉發行人股份質押、凍結或發生訴訟仲裁等不確定性事項。

另外,2020年上半年,三江電子現金分紅3000萬元,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現金分紅的資金用途、必要性、決策程序、相關納稅義務的履行情況。

數據顯示,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三江電子資產負債率分別爲39.02%、44.89%、46.56%和46.89%,呈逐年上升趨勢,同行業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分別爲34.58%、37.74%、30.78%和26.58%。該情況也遭到了證監會的關注,要求三江電子結合同行業公司主營業務、業務模式、上下游、收付款方式等情況說明公司資產負債率高於同行業公司平均值的原因及合理性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商報記者通過Wind查詢發現,三江電子曾在2017年申報過深市主板,但最終在2018年撤單,此次闖關創業板已是公司二度衝擊A股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