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糉子食材 蝦米不合格率最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鬱報導

端午節將至,爲保障國人飲食安全,食藥署聯合全臺各縣市衛生局抽驗幹香菇栗子鹹蛋黃、剝殼竹筍菜脯蝦米6項糉子常用食材,共計抽驗262件檢體結果有23件檢驗不符合規定;其中,不合格產品以蝦米比例最高。

▲糉子食材稽查 蝦米不合格率最高(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至於檢驗不符規定的原因,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馮潤蘭主任表示,蝦米二氧化硫過量,不合格率居次的沙拉筍、筍絲筍片等已加工處理的竹筍,主要違規原因也是因二氧化硫超量

目前不符規定的產品,各縣市衛生局都已通知販售商及進貨端業者立即下架並追查來源,依據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辦。若經查證屬實,將責處製造業者責任廠商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歇業、停業。

食藥署也提醒消費者,不要以外觀漂亮做爲選購食品的判定標準,儘量選擇接近食物原色及包裝的產品,購買新鮮食材,避免過多加工食品;蝦米及竹筍加工品在烹煮前應先用溫水浸泡多次,減少二氧化硫殘留量,確保飲食安全與衛生。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