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瀕危植物! 雲南大理髮現400株「漾濞槭」

▲極度瀕危植物漾濞槭。(圖/翻攝自央視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指出,科研人員近日在雲南大理髮現6個極度瀕危植物漾濞槭(Acer yangbiense)的野外新居羣,共400餘株。《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漾濞槭受威脅的等級列爲「極危」。此次的新發現,對於瞭解漾濞槭的野外分佈具有重要意義,也爲這一物種的研究和保護工作帶來新希望。

根據中新社報導,今年4月至5月,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對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縣大花園潘家河太平鄉順濞鄉等地展開近一個月的野外調查,發現並單株定位漾濞槭新居羣6個,共400餘株。

此次調查發現的結實漾濞槭成年植株是22株,但僅有2個居羣的生存環境中發現新萌發小苗,反映出漾濞槭的野外繁殖情況並不樂觀。調查還發現,漾濞槭的新分佈區狹窄、生存環境破碎,且最大分佈區不在自然保護區內。

研究員介紹,漾濞槭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又生博士在2003年發現的槭樹屬新種,此前僅在漾濞縣蒼山西坡馬鹿塘發現5株。雲南省將其納入20個優先拯救保護的極小種羣野生植物。目前正展開漾濞槭的保護與系統研究工作,形成「漾濞槭綜合保護技術整合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