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生病也要動 爲癌症病患設計的三種運動

文/節選自《超越5%存活率,我活過了16年》圖/高寶書

罹患癌症的人需要養成每天都做一點運動的習慣,因爲規律的運動是贏過癌症的必備條件。癌症患者的運動目標和一般人不同,不是爲了減肥、跑馬拉松,而是以恢復體力、維持體力並提升體力爲唯一目的。但是絕不能把運動當成治療癌症的方法盲目地執着。運動並非治療,運動只是負責增加體力,把運動看成治療而勉強運動的話,反而有可能讓體力衰弱造成反效果。

癌症病患的運動可以依照不同時間點,大略分爲三種類型與強度

手術後運動能恢復體力

我還在讀大學時,是禁止病患在手術後活動的,但近來病患手術後要做些運動纔有助於恢復體力,已經成爲一種常識。這個時期所做的運動基本目的在於恢復體力和活化身體器官,讓腸子回到原本的位置。因此,不需要過度活動讓自己汗流浹背,只需要簡單的伸展操散步來舒緩身體。若手術後體力急速下降而不太能運動的話,不妨先在牀上嘗試起身的動作,不是放棄困難的運動,而是先慢慢地活動身體。

接受化療或放療時

雖然依治療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基本上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都會消耗癌症患者的體力,還會引起食慾不振、嘔吐、反胃、體重下降等副作用,有些藥物甚至會令患者掉髮。此時,病患會因爲身體不同以往而造成心理壓力,也聽說有很多人會逆向操作過度運動,選擇到馬路旁公園跑步,甚至想嘗試根本沒有經驗的登山。然而接受過化學或放療的癌症患者,體力和免疫力都大不如前,在運動環境可能滿是灰塵或做一些過度需要心肺功能的運動時要特別小心注意,最好能遠離太多人運動的地方

身體虛弱時,運動增加活力

最後一個要提到的是和治療無關,當癌症正在身體內活動,身體逐漸虛弱時的運動。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時候就是要無條件地休息,其實越是這樣身體越要活動比較好。唯有活動身體,才能活化全身機能、稍微提升體力,抵抗力自然也會跟着變好。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期所做的運動對安定情緒有極大的幫助,因爲當患者知道癌症已經在體內進行時,往往會感到懼怕和絕望,進而失去奮鬥的生存意志。這時可透過運動確認自己還好好地活動着,穩固因病情而動搖的內心。運動不一定要跑、跳或使用運動器材,可以坐着轉動手臂、扶着牆壁繞着房子走,這對癌症病患來說已經是很了不起的運動了。其實,當我在結束肝臟手術後,沒有認真運動,雖然有符合主治醫生要求的最低運動量,可是卻以身體太重爲由,嫌麻煩、也沒耐性,可是過了恢復期後,才發現適度的運動多少對身體有幫助。

因爲對病患而言,旁人就是「會移動細菌體」,病患或許會因此感染得到感冒、肺炎或是更可怕的病症。這個時期也和術後相同,不要做讓身體負荷不了的運動,最好選擇可以活動四肢的伸展操,或選擇到人少、空氣新鮮的地方走路

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博士的愉快抗癌治療論!癌症≠死亡,你也可以活得更健康,更幸福!

★大韓醫學協會推薦圖書、健康類書籍長銷第一名★以醫生的專業角度與癌症病友同理心,點出面對癌症一定要知道的事實,剖析說明各種氾濫的抗癌療法秘方★精選37道癌症患者們最想知道的Q&A,詳細解惑★收錄說明胃癌肝癌肺癌乳房癌、大腸癌甲狀腺癌六大癌症症狀、治療以及預防方法

★本文資料經授權摘自:高寶書版《超越5%存活率,我活過了16年 》作者:韓萬青/着。出版日期:10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