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獲肯定  中國製造「火車頭」外銷德國

中車株機德國國鐵簽約。(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記者曾俊豪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推動「軌道交通建設出口,但大都發展中國家爲主,如今產品正式獲得先進國家肯定。中國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德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雙方在21日簽訂20臺新型混合動力火車頭框架協議宣告「中國製造」的軌道交通設備已經獲得「世界鐵路強國」德國的認可。

據《環球時報》報導,本次簽約的「火車頭」學術名稱叫「調車機車」,完全按照TSI(歐洲鐵路互聯互通規範標準與德國鐵路網EBA入網要求設計,使用「第三軌+內燃+鋰電池」混合動力電傳動方式,整車輪周最大功率750kw,最高時速100公里。該型車可在德國幹線鐵路網、TEN路段柏林市輕軌線路上運行,主要用於鐵路施工現場物流供應試驗工程牽引等。

▲大陸軌道交通建設品質獲得德國國鐵青睞。(圖/翻攝大陸網站)

報導指出,該型車主打「環保」、「智慧」,運用許多創新技術。未來停車等待時可關閉柴油機使用蓄電池供電,相比同等功率內燃調車機車,節能30%以上;採用更先進、更安全的鈦酸鋰電池,可實現80%以上再生制動能量的回收利用循環壽命比鎳鎘蓄電池提高10倍;在隧道等特殊敏感區域內運行時,採用蓄電池作爲動力源驅動,可實現調車機車零排放要求。

事實上,德國一直被視爲世界軌道交通設備的頂級市場,此次「中國製造」的軌道交通設備能夠獲得德國青睞,無疑替中國大陸軌道交通發展注入強心針。中車株機公司副總經理洪濤表示,該公司爲了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一直尋求以德鐵爲代表的歐洲鐵路主要運營商交流合作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2018-2023年中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發展趨勢與細分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報告》指出,在技術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未來中國大陸軌道交通出口產品將從目前的「低端」向「高端」發展。報告預測,今年軌道交通設備出口業務收入將達到249.73億人民幣,約臺幣1163億元。

▲大陸今年軌道交通設備出口將達臺幣1163億元。(圖/翻攝中車株機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