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扶七十載 好家再有你

文/理善國際關懷協會林鳳

兒童社會非常重要的資產,就算不是自己親生、熟識,大人都不應忽略觀察每個正發生的細節,因這些孩子生長在我們的周遭,受虐兒若心靈受創沒及時救援並導正,未來若道路走偏了,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安全。若角色互換將心比心,必定不希望自己或孩子被虐,大家在面對受虐兒或不當管教時,如果能雞婆一點積極一點勇於挺身而出,相信兒虐事件將逐步減少,家庭與社會將更趨向和諧。

家扶中心 推動歷程

媒體過去常見不當管教、虐待兒童等新聞,兒少遭不當對待在施虐者本身因素中,有教養問題、情緒問題、婚姻失調等等。近期疫情衝擊民生經濟,家庭壓力可能衍生兒少暴力風險,尤其家長常以自我消化排解壓力,忽視內在感受長期累積負能量,讓人擔心火山爆發那一刻!

而兒福法尚未通過以前,普遍民情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法不入家門的舊觀念,加深了援救受虐兒的困難度,甚至有社工曾被甩巴掌潑糞放狗咬、拿菜刀威脅、砸辦公室等遭遇,對於捍衛孩子人身安全而言,工作是充滿暴力、威脅和危險,但助人是社工天職從不退縮。因此,家扶基金會首倡兒童保護,援救命在旦夕的孩子,併成功推動兒童福利法修法以救援更多受虐兒。

七十年來家扶基金會不斷努力,促進臺灣兒少權益的發展,用愛串連世界兒童的微笑,幫助孩子平安長大執行長何素秋表示,家扶率先成立全國統一的「2085兒童保護專線」,受理民衆通報的兒虐事件,直至政府十年後成立「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才退出第一線服務。一九九三年家扶與心理諮商合作投入諮商輔導服務,一九九九年九二一震災後她赴日本學習,在家扶中心成立彩虹屋提供心理創傷復原服務。

一通電話 拯救兒虐

其實保護受虐孩子是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當孩子被虐將被安置在機構或寄養家庭,造成高社會成本且對孩子影響很大。近期活動倡議口號No More Sorry有三層意義,一是讓孩子不要再有抱撼,對孩子用愛的教育取代不當體罰,以免把孩子打傷了再覺抱歉已晚;二是避免錯失拯救被虐兒的機會,心中遺憾備感Sorry;三是改善孩子行爲價值觀,例如明知沒錯但爲免被打卻須一直道歉。

倡議希望民衆能挺身而出,或給這家庭一些支持力量,或致電113或告知家扶中心,因被虐兒時間拖越久身心受創就越重,都反應在內在心理與外在行爲,長大後可能傾向用暴力處理事情,須更用力協助甚至仍還走不出來,無形中成爲社會未來隱憂,所以家扶呼籲民衆要雞婆一點,合理懷疑挺身而出,一通電話將可能救一個孩子。

兒少保護 愛無國界

哪裡有需要,家扶就在那裡,這使命責任提供弱勢兒童及其家庭整體服務。家扶基金會深耕臺灣,草創時只有三名員工,以牧師家爲起點開始在臺服務,受外國善心幫助到成爲獨立自主的兒福機構,行有餘力更將善的種子紮根海外,設置蒙古、吉爾吉斯、史瓦帝尼、越南、柬埔寨、約旦和菲律賓等七所海外服務據點,翻轉五十多萬名國內外孩童生命。

透過全臺二十四所家扶中心,以服務零缺口爲信念首創一對一認養制度、積極維護兒少福利與權益,喚起社會大衆對兒童保護的關懷,以達零兒虐目標。去年家扶七十週年暨臺中扶幼新館落成啓用,在海內外爲兒童及家庭建構安全的成長環境。「好家再有你」展現愛無國界的真諦,讓世界看見臺灣人愛心,將愛傳遞到世界每個角落

(本文作者林鳳爲理善協會執行長與理善學院創辦人。理財行善正向能量、致力公益傳播美好。理周集團旗下之理財週刊與理善學院,歡迎公益報導異業合作或演講邀約。www.wips.org.tw)

圖說: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右)表示,保護受虐孩子,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左爲理善國際關懷協會執行長林鳳。

【理財e學院 開課囉】數位時代的潮流下,所有的東西都開始結合數位科技,從去年一路到今年,新興加密貨幣影響全球。比特幣狂潮延燒至今,你對他了解多少呢?讓 股怪教授謝晨彥帶你一窺比特幣的神秘世界>>> https://moneyweekly.kaik.io/courses/btcbasic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8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投資致富靠自己!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