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再造木都 登錄木藝師、老屋全民一起來

嘉義市長黃敏惠(右二)參觀「再造木都計劃成果。(廖素慧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中)欣喜看到「再造木都」計劃展現成果。(廖素慧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前排中)期勉木藝師爲再造木都的願景加油。(廖素慧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第二排中)期許舊屋力店家及二代木業匠師,爲重現木都風華努力。(廖素慧攝)

嘉義市政府執行再造歷史現場計劃,28日發表舊屋力計劃、嘉義舊監宿舍羣、老屋卸妝等搶救老屋、再造木都的成果,追尋及登錄木藝師,設計全民線上木屋地圖」,提供民衆上網登錄老屋資訊,希望集衆人之力再創木都新風景

市長黃敏惠頒發獎牌感謝狀獲得今年舊屋力計劃補助的店家,也爲二代木業匠師信物掛牌,同時首映嘉義市木業發展紀錄片「木都+1」。

黃敏惠表示,1979年嘉義市有301家制材廠,現今卻只剩下15家,現有17位具有傳承技術的木藝匠師,市府已登錄蔡共新、李宗霖2位木雕藝師,另有3位持續追蹤中,透過「再造歷史現場」計劃培育出5位人才投入舊屋修繕及老屋卸妝計劃,爲木都2.0的願景努力。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是畫都,也是木都、木之城,1930年代有近10分之1的市民從事木材相關行業,爲了找回木都文化,7年來持續推動「舊屋力補助計劃」、嘉義舊監獄宿舍羣「以修代租」,今年新推出「老屋卸妝計劃」,很高興看到有成效。

文化局盧怡君指出,2018年起文化局執行再造歷史現場計劃,整理製材廠的歷史,盤點木匠人才資料,開課培訓木業人才,修繕閒置空間作爲實驗木場,開創市場供需,讓木業人才執行「舊屋力」及「老屋卸妝」計劃。

文化局並設計「全民線上木屋地圖」,提供民衆上網登錄老屋資訊,集衆人之力建立全市木屋大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