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首飛機型採用3D列印技術 設計師:與大黃蜂同級

中國大陸第一代艦載機殲15。(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全國政協委員、中航工業總工程師、殲-15總設計孫聰日前接受專訪表示,大陸第一代艦載機殲-15作戰半徑達1000公里以上,多項參數均已達到世界現役使用的第三代艦載機的同級水準載彈量、作戰半徑、機動性等與美國大黃蜂基本接近。

新華社》報導,綽號爲「飛鯊」的殲-15是一款重型雙發艦載殲擊機,採用國產WS-10發動機,於2009年8月31日試飛成功,孫聰2日受訪指出,「殲-15在火控雷達制導導彈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作戰軟體方面,殲-15的電子對抗能力等還需要提高。」

報導表示,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飛成功的機型,廣泛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個前起落架。孫聰也透露,鈦合金和M100鋼的3D列印技術(增材製造技術)已廣泛用於新機設計試製過程

報導指出,3D印表機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可以把電腦上的藍圖變成實物,在成本速度精確度都遠勝傳統制造技術,是製造領域的一次技術革命

圖片由CFP視覺中國供本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