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區域鑑識中心 嚇阻詐騙集團犯罪

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等人,共同提出以科技建警的新治安政策建構區域鑑識中心。(圖/黃偉哲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隨着資訊科技變化犯罪型態也在改變,網路犯罪比例逐年成長,警方打擊犯罪也需要更高端技術臺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與發言人賴惠員議員,共同提出以科技建警的新治安政策。

主持人賴惠員表示,2018年上半年網路犯罪發生數 7034件,較上年同期上升4.8個百分點。同期網路犯罪被害6950人,較上年同期增2.4%。然而,臺南卻沒有一個經過認證的數位鑑識單位,以2003年新化母子命案爲例,線上遊戲中的數位證據,須送到臺北刑事警察排隊等鑑識,拖到100天才破案。

黃偉哲表示:「犯罪愈快被偵破,愈能嚇阻新的犯罪產生。」因此,臺南在硬體上應該建置與刑事警察局同等級的數位鑑識實驗室,尤其是數位鑑識報告如果在臺南就能完成,數位證據就能成爲具有法律效力的證物,警方偵破的速度也會增快。

而在軟體上,可讓採證人員經過培育認證,成爲法律上的專家證人,加速法院對數位證據的判定。在軟硬體的搭配下,大臺南將可建置對科技犯罪的「快打部隊」,也將成爲南部區域的數位鑑識中心。

市議員參選人李宗翰以自己曾任數據分析師的經驗,認爲數位鑑識中心應該個資不被侵害的情況下,來討論如何讓人民更安全。市議員參選人沈家鳳認爲網路環境越來越方便,有心人士也會藉此犯罪,因此市政府更需要提供民衆安心的環境。

市議員參選人劉米山則以許多高教育水準的人士都曾遭受網路詐騙爲例,何況一般鄉親對於科技犯罪更難以防範,因此市警局更需要專業設備與人員進駐。市議員參選人陳碧玉則舉出上網交友受騙的案例,希望臺南市一定要有國際認證的數位鑑識實驗室,來強化警方能力。市議員候選人陳秋宏則認爲成立數位鑑識中心可以強化警察打擊犯罪的能力,尤其可以嚇阻詐騙集團,保護剛出社會年輕人不被受騙。

賴惠員也補充,市政是一棒接一棒,在前市長賴清德的推動下,科技犯罪偵查隊於2017年正式上路,尤其數位證物的取得、分析、保存均不易。因此臺南不但需要建置符合國際規範的鑑識中心,也需要升級採證設備與人才培育。

黃偉哲認爲如果中央因爲預算不足無法補助建設數位鑑識中心,地方也要努力建置。尤其近來詐騙集團橫行,地方政府也有責任嚇阻犯罪發生。黃偉哲強調未來將會爭取數位鑑識軟硬體的提升,強化打擊網路犯罪的能力,才能還給市民安心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