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術》婦科子宮腔鏡檢查 揭子宮腔內膜病竈!

健康有術婦科子宮腔鏡檢查,早期發現子宮腔內膜病竈。(示意圖/Shutterstock)

何謂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生理上扮演孕育胚胎着牀及月經週期更迭的角色,因此求診病人如有不孕問題、不正常陰道出血等問題均可能與子宮內膜病竈有關

何謂子宮腔鏡?大致分爲診斷用軟式子宮鏡及硬式手術型子宮鏡:軟式子宮鏡爲一管徑約爲3毫米的子宮內視鏡,內有光纖。直接經陰道、子宮頸口進入子宮腔內可直接連結影像;硬式子宮鏡一般用於手術,其鏡面旁有孔道可使用手術器械,如電燒、刀片等。

不孕症的應用,傳統不孕症影像學檢查包含骨盆腔超音波、子宮輸卵管攝影。而以子宮腔鏡對內膜病竈的診斷準確率高於2D陰道超音波及子宮輸卵管攝影的子宮腔造影

患者接受傳統不孕症檢查後仍沒有明確病因、或反覆流產、經人工協助生殖仍反覆失敗,可先排除子宮內膜病竈,而以傳統2D陰道超音波檢查可能由於操作者經驗,病人體質因素,未必能百分之百診斷。

分享一位個案39歲李小姐,多年前連續兩胎早期流產,之後一年內月經量減少,使用排卵藥亦無法懷孕,接受常規不孕症檢查,卵巢功能,輸卵管攝影及精液分析均爲正常,此類病人稱爲不明原因不孕症(Unexplained infertility)。進一步做子宮腔鏡檢查。發現側壁近輸卵管開口處長條狀不規則瘜肉樣突起,因此馬上安排子宮鏡瘜肉切除術。

子宮內膜瘜肉手術移除後,可依正常排卵週期行房,可懷孕機會增加約25至50%,手術過程風險,術後一週內可能有少量陰道出血。

子宮內膜瘜肉依2008年生育與不孕醫學雜誌文章,內膜瘜肉以位置不同可分爲子宮輸卵管交接處、子宮腔前壁後壁、側壁、多處瘜肉。而以影響懷孕機率而言,切除子宮輸卵管交接處的內膜瘜肉,術後半年內有最高的懷孕率。

除了於手術室內進行手術,於門診也可直接使用軟式子宮鏡施行檢查,不必麻醉,風險低,安全性高。

就婦科健檢的應用而言:子宮頸抹片及陰道骨盆腔超音波均可能因操作者的經驗而未能準確診斷病竈。而子宮腔鏡提供一個直接觀察病竈並能準確移除的方式(see and treat)。早期的婦科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頸腺癌亦可經由子宮腔鏡內膜切片及子宮內頸切片及早發現癌症

以下歸納子宮腔鏡檢查子宮內膜的適應症:(一般依適應症實施檢查可有健保給付,無健保適應症下實施子宮腔鏡檢查自費價格約3千元以內。)

陰道骨盆腔超音波疑似內膜腫塊或內膜過厚不正常子宮出血(需先排除子宮頸病變)疑似子宮先天性異常重複性流產、胎胚植入反覆着牀失敗、子宮腔沾黏早期子宮內膜癌治療後追蹤子宮腔鏡手B術後內膜追蹤。

何鎮宇檔案 ˙圖/新光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