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拚電商 陸旅遊業荷包自己救

部分旅遊業者通過電商「帶貨」、尋找兼職等方式自救,圖爲示意圖。(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旅遊業雖逐漸復甦,但業務量仍小於以往規模,大陸旅遊業者面臨收入銳減,甚至失業待業困境,因此,業者開始透過電商「帶貨」、尋找兼職等方式「自救」度過難關。但業界建議,「帶貨」要找到適合、好的行銷方式,發揮輔助旅遊主業功能,同時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準,爲旅遊全面復甦做好準備。

《新京報報導,有行業人士透露,受疫情影響,大陸不少旅遊企業皆處於全員降低薪酬、發放最低薪資標準,或輪崗輪休狀態,甚至部分導遊領隊由於長期存在「掛靠」關係,沒有業務,基本零收入,而即使發放最低薪資,100人左右的團隊每月也要支出30萬(人民幣,下同)到40萬,對於沒有收入的旅遊企業來說,壓力不小。

平臺媒合待崗失業人力

因此,大陸旅遊企業和從業者爲了增加收入、保障生活品質,也積極採取一系列「自救」措施。比如,旅遊從業者晨琛最近在完成本職工作時,也開始做些兼職來增加收入,且她所在的公司也表達支持。晨琛透過近期旅遊業內發起的「任務叮咚」平臺,找到一些剪輯短片等時間靈活性較高的兼職,薪資日結,在比較好的情況下,每月能夠增加6千到7千元的收入,基本能平衡生活支出。

任務叮咚平臺發起人雷濤指出,任務叮咚是在疫情下催生的一個新平臺,以兼職和零工形式發佈各類工作任務,疫情下受影響的待崗或失業人羣可在平臺上找到與能力符合的短期或長期工作任務,且平臺不收取企業任何費用

業者轉型社交電商,依靠以往累積的客源進行「帶貨」是常見的解決之道,在帶貨品項上,還跨出旅遊界。大陸訂製旅遊企業6人遊旅行網4月16日發佈護膚品牌「雪愈」及該品牌面膜,並上架電商平臺,此外還與旅行箱遮陽傘等多種產品企業進行合作帶貨。6人遊CEO賈建強說,目前員工分銷產品,他們都會把大部分利潤回饋給員工,透過電商增加員工收入。

賈建強進一步表示,根據5月第一週的銷售數據顯示,表現比較好的員工一週佣金大概2千元,一個月能達到5千元左右的輔助收入。

培養技能助推生涯發展

不過,有業界人士指出,不少人的賣貨手段和內容千篇一律,產品和旅遊相關性不大,轉型社交電商就像在朋友圈發產品連結,缺乏營運和行銷思維尚遊匯文董事長鍾暉認爲,大陸旅遊業者不能簡單地賣貨,而是要和個人、企業的未來發展結合,對主要業務有幫助,如健康食品可以和健康、醫療旅遊方面結合,此外,業者必須「長」點技能,在行業受到衝擊時,累積力量,才能在未來旅遊重新啓動時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