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技產業會報 助運輸部門無痛淨零轉型

交通部6日舉辦「交通科技產業會報第6次委員會議」,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委員及機關委員共襄盛舉。(圖/交通部提供)

交通部6日舉辦交通科技產業會報第6次委員會議,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委員及機關委員共襄盛舉。交通部長王國材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交通治理上需要思考新的策略與政策,將來交通科技發展的趨勢,會是走向智慧化、綠色與安全(Go Smart, Go Green, Go Safe)。

回顧2022年度,交通科技產業在「國產化」方面獲致豐碩成果,在鐵道科技產業發展方面,在過去鐵路建設及近年淡海、安坑輕軌國產化的努力下,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產業能力;鐵道局也透過車輛、號誌系統的多項研發補助,持續擴展了產業自主技術能量。

在智慧電動巴士科技產業方面,華德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運汽車製造股份公司及鴻華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皆先後於臺中市、彰化縣及高雄市建置智慧化電巴生產基地,國內電動巴士產能可望大幅提升,同時也顯現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已帶動我國電巴商機。

在與「國際鏈結」方面,臺灣無人機大聯盟與日本無人機產業振興協會(JUIDA)於2022年6月簽訂合作備忘錄;在車聯網實驗場域部分,2022年6月交通部科技顧問室也見證臺灣車聯網產業協會(TTIA)與美國OmniAir認證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預定2023年將與國際車聯網OmniAir驗證標準環境及測試調和項目接軌,國內智慧交通與車聯網產業可望進軍國際車聯網藍海市場。

在交通行動服務(MaaS)跨境合作方面,交通部運輸研所分別於5月及8月與全日空航空公司(ANA)及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捷運公司,就交通行動服務(MaaS)跨國合作發展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期待透過臺日、臺馬雙方的交流合作,使跨境交通行動服務更無縫及便捷。

王國材表示,交通部會持續透過會報平臺,讓產業界知道公部門治理上有哪些創新應用的需求,讓產業能夠共同參與提供解決方案,並協助運輸部門走向無痛的淨零排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