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遇50年僅見旱災 縣府爭取中央1.2億救急

金門出現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全島湖庫水位下降,農塘也乾涸見底。(縣府提供)

楊鎮縣長下鄉勘查災情,左一爲金沙鎮長吳有家。(縣府提供)

金門出現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全島湖庫水位下降,農塘也乾涸見底,水情空前吃緊。縣府團隊赴臺爭取水資源開發與農塘浚深經費1.2億元,行政院蘇貞昌裁示相關部門協助度過難關。

楊鎮浯縣長在10日縣政會議中,指示各相關單位包括建設處、工務處積極配合辦理協同各鄉鎮公所做好面對與解決問題的各項工作

縣府說明,金門往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但近3年降雨量均低於平均值,分別是2017年649.2毫米、2018年878.3毫米、2019年905.3毫米,2020年截至11月止僅451.5毫米,創歷史新低,大部分湖庫及農塘已乾涸見底。行政院覈定金門應維持自有給水率爲75%,但目前僅達54%,尚不足21%,且近年大陸抽砂猖獗,一旦輸水海管受損,大陸供水無法送達,民生用水恐出現問題。

縣府爲擴大蓄水能量研擬幾套改善方案,其中在枯水期浚深農塘82處,約可增加蓄水量20萬噸,已於今年11月提報計劃農委會申請補助新臺幣7300萬元,預計於2年內年執行。

在增加攔蓄水部份,也規畫2020-2025年辦理10案工程,執行經費合計約11.14億元,預期可增加蓄水容量約217萬噸。其中規畫2021年執行7案,目前核定2案,尚有5案預算4993萬元,將在不影響排水安全前提下,爭取中央覈定增設攔蓄水設施,以提高蓄水功能

國家公園區域內的湖庫,包括古崗湖7.2公頃、雙鯉湖5.8公頃、陵水湖20.9公頃,縣府也建議金管處配合枯水期一併浚挖,以廣蓄水源降低旱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