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缺電問題捲土重來 核能學者籲重啓核一、二廠

今夏缺電問題捲土重來,核能學者籲重啓核一、二廠。(示意圖/臺電提供)

民進黨政府執意推行「2025非核家園」,然而國內綠能發展進度延宕,國民黨立委於24日召開「核子反應器設施延役條例草案」記者會,盼透過修法,讓穩定且低碳的核電機組得以延役。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415部分地區已限電,推論今年夏季全國必然再度面臨電力不足的問題,而明年5月核三廠2號機即將除役,缺電問題勢必更嚴重,因此希望政府比照美國與瑞典等國家作法,重啓停止運轉的核一、核二廠,解決供電危機。

民進黨政府的電力政策也不只有核電廠的問題,葉宗洸提到,在供電佔比上,天然氣發電比例被設定在50%,但提供天然氣發電的接收站,現在只有高雄第一接收站與臺中第二接收站,兩者加總的運營量已超過120%,運載量明顯已超過負荷,而經濟部規畫的第三接收站則是預定明年6月才完工,且第三接收站則是用來銜接大潭電廠,而興達電廠的新燃氣機組預計今年6月上線,不僅目前沒有任何完工消息,甚至也沒有設立以對應接用的天然氣接收站,讓人感到十分憂慮。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本報資料照)

葉宗洸指出,在全國各地,尤其北部缺電最爲嚴重,因此電力輸送一直以來都是「南電北送」,爲確保北部穩定供電,臺電推動「協和電廠改燃氣計劃」,政府希望藉此將天然氣供電佔比提升到5成,但相應的四接接收站工程也是進度落後,可見「2025非核家園」政策的相關配套都沒有完成,供電危機迫在眉梢。

葉宗洸也說,現在外界有一種說法,即臺灣整體用電量下降,所以今夏不會有缺電危機,這樣的說法根本是不可能,之所以認爲用電量下降,在於去年景氣創下14年來新低,但依照主計總處最新公佈,今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3.43%,代表用電量一定會增加,「看不懂政府的規畫」。

葉宗洸認爲,臺灣供電不足未來將成爲常態,爲避免民生經濟受到影響,還是希望政府能參照美國與瑞典等國家作法,重啓停止運轉的核一、核二廠,以及將核三運轉中的機組延役,便能解決供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