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學者葉宗洸:核四不重啓 供電問題未解

公投結果揭曉,清華大學核工系教授葉宗洸表示,四項公投案無一通過,令人意外。(本報資料照)

公投結果揭曉,清華大學核工系教授葉宗洸表示,四項公投案無一通過,令人意外。其中「核四重啓商轉」一案的「不同意」票數高過「同意」票數不到6%,個人雖感遺憾,但人民做出了決定,仍須尊重。

葉宗洸指出,本次公投在府院黨全體動員,並砸下大量經費與宣傳資源的情況下,各案投票前的民調數據全數遭到逆轉。不得不承認政府以排山倒海之勢,反覆洗腦民衆,將公投扭曲成政黨對決、抗中保臺,確實發揮了效果。

葉宗洸提到,以民間團體發動的重啓核四一案爲例,宣傳初期並未獲得政黨的正面奧援,挺核方資訊的民間觸及率非常有限,即便有志工天天在街頭無畏風雨地舉牌吶喊、發送小卡,卻遠遠不敵精美的大型看板、穿梭於街頭巷尾的宣傳車、難以計數的造勢晚會與大量媒體曝光。更有甚者,政府及反核方不斷以不實資訊於媒體散佈,捏造核四工程品質不佳、斷層恐釀大地震的謠言,欺騙恐嚇民衆,也收效不少。

葉宗洸 說,即便國民黨後來表態支持重啓核四,但仍有該黨的高人氣地方首長扭捏做作,不願表態,以致未能彙集支持人氣,反應在新北市、臺中市、宜蘭縣的投票結果,就是不同意數高於同意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北部幾個縣市包括基隆市、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及花蓮、臺東兩縣則是同意數高於不同意數,推測應是民衆關切供電穩定性不足的問題。

葉宗洸認爲,迴歸能源供給的現實面,核四無法重啓的供電影響在2025年就會出現。三接工程雖得以現地外推,但完工時間落在2025年,大潭新機組無法上線發電,無法解決未來其他3部核電機組陸續除役後的缺電難題,也會因此造成老舊火電機組(特別是燃煤機組)必須一再延役,這是政府必須面對且無可逃避的殘酷事實。

葉宗洸強調,未來幾年的缺電難題也不是必然無解,現役核電機組若能及時延役,不僅可避免供電失衡,讓老舊燃煤機組順利除役,更可幫工程進度大幅落後的風、光兩電爭取時間,一舉數得。只怕向來奉「非核家園」爲神主牌的當今政府一意孤行,對於即將到來的災難視而不見,屆時恐難避免分區輪流停電的噩夢再襲。

葉宗洸呼籲,公投結束,政府慶幸既有政策得以持續推動之餘,更須務實面對能源轉型遭遇的瓶頸,千萬不要辜負衆多的支持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