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迷思多 醫師來解惑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目前正值全臺血荒,全臺的血液安全存量不到五天,臺北捐血中心呼籲民衆,踊躍挽袖奉獻熱血。然而,有許多人對於捐血都有許多迷思與疑問,臺北捐血中心謝輝醫師一一爲你來解惑。

▲ 捐血就是失血? 醫師來解惑(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有人說捐血就是失血,捐血後一定要進補嗎?謝輝和醫師表示,捐血雖然是將血液抽出至體外,但一次抽出血量有一定的安全限制,以健康的成年人來說,全身的血量大約是體重的1/13,如果體重 65 公斤的人,全身血量約 5,000 cc,假如一次捐血 250cc,只佔全身血液的1/20,不至於影響健康。

謝輝和醫師解釋,許多民衆會有這樣的迷思是因爲以爲血液「大量」流失,但事實不然。建議民衆在捐血後可適量補充含鐵食物,如鴨肉牛肉、鴨血、豬血糕及各類海鮮等,但攝取時請注意膽固醇含量,尤其豬肝雞肝雖含鐵量最高,但也含大量膽固醇,注意適量攝取。

另外,茹素者可吃「植物性高鐵食物」,如菠菜豆類,杏果乾葡萄乾等,如果擔心食用大量豆類會引起痛風,可搭配攝取大量水份清湯(非高湯類),也要避免攝取油炸類食物,來減少引發痛風。所以,捐血是不會讓身體不適的,醫師建議,捐血後可保持原有的飲食習慣,補充含鐵量中等或高等的食物即可。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