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中途島 忠實呈現激烈海空大戰

決戰中途島主角艾德史克林飾演迪克貝斯特(左)。(圖/雙喜電影公司)

在2017年的「敦克爾克」之後,好萊塢已經有一陣子沒有出現以二戰爲背景的電影了,所幸在2019年的11月,終於迎來了由好萊塢大導演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執導的真實歷史故事戰爭巨片「決戰中途島」(Midway),首映選在珍珠港海軍基地舉行,目前試映的迴響都相當不錯,戰爭的場面與第一線戰士的英勇,都有細緻的刻畫

發生在1942年6月的中途島海戰,被公認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重大轉折,日軍失去了4艘最大型的主力航空母艦赤城、加賀、蒼龍飛龍美國雖然也失去一艘重要的航艦約克鎮號,但是成功扼止住日本進軍的氣焰,守住了美國在東太平洋的防線,爲日後的瓜達爾康納爾羣島海戰、馬里亞納海戰的勝利,打下堅實的戰略基礎,因此「中途島」之名,也成了美國海軍重要的精神象徵,在二戰後期的大型航空母艦,就被命名爲中途島號(CV-41 USS Midway)。

在新電影之前,1976年有過一部「中途島」,由傑克史密特(Jack Smight)執導,亨利芳達(Henry Fonda)、卻爾登希斯頓(Charlton Heston)、詹姆斯柯本(James Coburn)、三船敏郎主演的版本,也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只是受限於當時的電影特效,無法完整的呈現海戰的全景,許多畫面是直接沿用歷史紀錄片,也有借用另一部電影「虎虎虎」而來,難免有些不倫不類。

艾默瑞奇的電影一向擅長大型災難場面,舉凡成名作「ID4星際終結者」,或是首部好萊塢怪獸電影「酷斯拉」,環保災難片「明天過後」,艾默瑞奇都能展現令人瞠目視覺效果,但是他還沒有執導過真實事件電影,而歷史事件-尤其是戰爭電影對於細節必須相當考就,因此在上映前,不少人擔心艾默瑞奇的考據能力

所幸電影劇組參考了不少歷史相關著作,劇情大幅參考了《企業號的故事》這本歷史書(八旗文化出版),整部電影是企業號航空母艦(CV-6 USS Enterprise)的官兵爲主要角色。從企業號爲切入點,是很不錯的做法,因爲企業號航空母艦幾乎參與了每一場太平洋海戰,包括日本偷襲珍珠港,當時企業號正在返回,差一點就與日軍遭遇,這一點在電影中也有呈現。

決戰中途島引用了「企業號的故事」關於中途島戰役的部分。(圖/博客來)

之後企業號又參與了馬紹爾突襲戰、空襲東京,這是美國反擊日本的最初戰鬥。電影對於杜立德空襲東京有簡略卻不失精彩的描繪,包括美國飛行員迫降在中國沿海,再由國軍與地方游擊隊、地方居民護送這些美國友人到大後方的故事,相當正面肯定國軍。

電影也給戰爭的對手-日本帝國海軍不少的劇情,包括日本陸軍與海軍的矛盾不合,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兩人對於艦隊總指揮南雲忠一的用兵能力是懷疑的,等於是埋下了日本輸掉戰爭的伏筆

淺野忠信飾演的日軍智將山口多聞,他的扮相與真實歷史的山口多聞還頗有神似。(圖/雙喜電影)

美軍戰勝中途島戰爭的另一功臣就是情報部門,海軍情報官 萊頓(Edwin Layton)是電影的主角之一,而踩着拖鞋、披着卡其布浴袍的密碼破譯官羅許福特(Joseph Rochefort),也在電影中相當形象的詮釋出來,這些有趣的細節,對於戰史迷來說,都是值得稱讚的亮點。

當然,最重要的主角仍然是浴血奮戰的飛行員,由新生代演員艾德‧史克林(Ed Skrein)飾演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貝斯特(Dick Best),與著名男星路克伊凡斯(Luke Evans)飾演的俯衝轟炸機飛行員麥克勞斯基(Wade McClusky),是最主要的兩名角色,兩人率領的飛行隊,一舉擊沉4艘日軍航艦,其中,貝斯特又是歷史上唯一一位單日擊沉2艘大型軍艦的飛行員。

路克伊凡斯飾演麥克勞斯基。(圖/雙喜電影)

除了主要海戰以外,電影也額外刻畫了一些較不爲人知的其他作戰,比如美軍潛艦鸚鵡螺號曾經混入日軍艦隊中,試圖以魚雷擊沉日軍航艦,卻因爲魚雷未爆而失敗,但是成功造成日軍艦隊的混亂,這一細節在過去的電影中沒有出現,卻在新版電影中補了進去。

當然,中途島海戰的過程與人物相當龐大,這部「決戰中途島」,勢必沒辦法完全呈現,比如電影對於約克鎮號的經歷轟炸、修復,再被轟炸就沒有特別着墨,對於艦隊司令史普魯恩斯(美國海軍上將,Raymond Spruance)的刻畫也比較簡略,還不如海爾賽(William Halsey,美國海軍五星上將,電影採用大陸譯名「哈爾西」)來的多。但是這隻能說是不得不然的做法,否則電影就過於冗長了。

總之,「決戰中途島」隊確實做到了精彩的視覺效果,與仔細的歷史考據,是相當難得且優秀的戰爭大片,在日後也絕對有資格成爲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名片。

「決戰中途島」將在11月8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