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將小學體育課改爲健康教育課?

(原標題:可否將小學體育課改爲健康教育課?教育部答覆)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曾提建議:將小學“體育教育課”改爲“健康教育課”。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佈《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350號(醫療體育類579)提案答覆的函》,對《關於將小學體育課改爲健康教育課的提案》進行了答覆。

據此前《中國科學報》報道,葛均波認爲,受傳統體系教育思想影響,學校“體育教育”與“健康教育”結合程度不夠,“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概念混淆。具體表現爲結合程度不夠、系統示範缺乏、師資短缺、對健康的概念認識不全、教學模式尚未成功建立。體育競技項目其實與“健康”無關或者有害。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將小學“體育健康”改爲“健康教育”,從兒童時期埋下健康知識理念

教育部則在答覆中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重視少年兒童健康,全面加強幼兒園、中小學的衛生與健康工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大學校健康教育力度。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爲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

教育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體育總局,從加強健康教育工作的相關制度保障,以及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徑開展中小學健康教育活動等方面開展了相關工作。如《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程中將健康教育內容納入其中;中小學社會課中強化了健康教育內容;以國家課程爲載體,落實包括應急生存在內的健康教育教學內容,等等。

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強化體育課程健康教育內容;推進學校體育教材改革,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教學內容;完善學校體育評價體系,如積極推動各地把學生體質健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對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以及學校負責人績效考覈指標體系,推進各地落實高中體育學業水平考試試點改革、積極探索把體育納入高考綜合評價體系,探索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高校“雙一流建設和高校領導班子考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