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慧機一蹶不振,大廠拚VR周邊

工研院IEK在今(8)日的「眺望2017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指出,智慧手機大廠獲利急速衰退,積極尋找新的出路以發展出新的獲利模式,其中VR(虛擬實境)領域就是其中一塊新興領域,大廠紛紛搶進,透過強化新興載具與手機的連結,有助於刺激支援VR影像處理之高階智慧型手機的銷售換機潮。

IEK指出,隨着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成長趨緩,高階機種市佔比縮減,手機大廠面臨銷售利潤走低的風險,有鑑於此,自2016年年初手機大廠在產品佈局相繼推出連結手機應用的新型態產品,作爲拉擡自家品牌手機的銷售動能,亦從CES與MWC大展中,可見不少中國大陸品牌與韓系大廠推出手機輔助型的虛擬實境頭戴裝置(VR HMD),以新興應用引發消費者關注,藉此透過強化新興載具與手機的連結,有助於刺激支援VR影像處理之高階智慧型手機的銷售與換機潮。

值得注意的是,形塑手機成爲延伸新興多元載具的樞紐角色已成2016年手機大廠的行動策略,除了結合虛擬實境應用之周邊產品,手機亦延伸與智慧家庭作應用聯結,如Samsung推出新機搭配全景鏡頭(Samsung Gear 360)與VR HMD(Samsung Gear VR II)、LG更推出一系列結合虛擬實境與智慧生活的LG Friends周邊產品,Sony亦展示以影音應用與智慧家庭爲主的周邊產品雛型。我國手機品牌如宏達電、華碩廠商亦相繼推出專業型VR HMD hTC Vive、運動休閒管理裝置healthBox,與家庭機器人Zenbo等新興載具。

整體而言,手機廠商的銷售策略連結到娛樂虛擬實境內容製造平臺社羣分享平臺、數據分析平臺,企圖建構新興多元載具的生態圈,藉此豐富手機硬體的多元使用性,以創造產品的附加價值,刺激硬體銷售量,也因此,工研院IEK建議臺灣業者若能強化自家手機產品與新興多元載具間的應用關聯性,將有機會形成品牌效應下的產品多元銷售綜效,並透過結盟、自建生態圈,將有助於快速地鞏固在新興應用領域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