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思創執行長談透過循環經濟邁向永續成長

「2021地球呼吸行動—SDGs國際論壇」登場,並邀請科思執行長施樂博士(Dr. Markus Steilemann)於開幕式中以「化學驅動永續發展」爲主題擔任引言人。

施樂文表示,世界倒數計時中,我們該如何面對?透過全面擁抱循環經濟,我們能夠邁向永續成長,這不但可促進發展,更可提升社會參與度。如此,我們方能理直氣壯地以十年爲目標,說出「永續發展目標已進入人類生活」。

化學是所有工業的發源,因爲許多關鍵部門也仰賴化學爲基礎;少了化學,日常生活將無法正常運行,這使其成爲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中重要的一環。

儘管在世界上某些國家,其超市駐點可說隨處可見,但仍有將近10%的人口處於糧食不足的狀態。最主要的問題是,30%至50%的食物在運送過程中腐壞變質。此時,有效的冷鏈系統將可爲此作出貢獻,這正是塑料發揮所長的地方,如科思創所研發和製造的高科技泡棉塑料,這些材料不僅賦予每臺冰箱都能具有隔熱效果;也可強化整個冷鏈供應鏈系統:從倉庫卡車,再送達超市的冰櫃

超過一半的世界人口,其每日生活費不到8美元;然而藉助特殊的高性能塑料,我們可幫助穩定小農收入。這些塑料可製成新型態的陽光乾燥屋,讓原本可能會因腐爛而無法銷售的農產品,放入其中透過陽光進行乾燥,製成果乾水果棒和巧克力,如此,即可避免農作物的損失,並確保農民之收入。

人類每年都會排放二氧化碳大氣中;在2019年的排放量刷新紀錄,高達近370億噸。與其將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中損害氣候及環境,我們可以更有意義的方式使用它。經過深度的研究考察,科思創成功地將這種廢氣用於塑料生產,我們使用高達20%的二氧化碳作爲原材料來生產塑料,這有助於節省作爲常規原料的石油。越來越多以二氧化碳爲基底的最終產品正於市場銷售,目前已應用於牀墊、運動地坪汽車零件中,科思創近期研究成果是使用二氧化碳做爲原料製成隔熱材料,可應用於建築物保溫與隔熱。

至2050年,預計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都會區城市能耗目前也已高佔全球能耗量的三分之二,70%甚至更多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是來自城市。我們可透過提高再生能源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來實現,例如,針對風葉,科思創開發了一種新型材料,可使葉片更長更堅固,也就間接增加產量;同時,它也可風機葉片用更快的速度進行生產,進而有效降低成本

施樂文進一步指出,我們過去的行爲模式已過時,「製造、使用、丟棄」的線性經濟將不再適用。相反地,我們需要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尤其是當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我們絕不能輕易地將之扔棄,而是要對其進行回收。畢竟,消費後塑料仍可以取代原油成爲具有價值的原材料,我們也需要儘可能地以生物質和二氧化碳作爲原材料,實現其中的碳循環。容我邀請您,一同協助建立全球性的循環經濟概念,幫助改變人們的既有思維和行爲方式。

施樂文除了擔任科思創執行長一職外,也相當活躍於衆多化工協會和組織中,他是歐洲塑膠製造商協會PlasticsEurope的主席,也是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的副主席。此外,他還是歐洲化學工業理事會主席團成員和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世界化學分會的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