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邁向復甦 經理人持續轉進循環類股

隨着經濟持續復甦及有序重啓,經理人持續轉進銀行工業原物料及科技產業。(示意圖/Shutterstock)

今年以來,通膨升溫與否、美國聯準會是否縮減購債等兩大議題,備受投資市場關注,根據六月份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通膨與聯準會縮減購債依然是最大尾端風險之首。此外,隨着經濟持續復甦及有序重啓,經理人持續轉進銀行、工業、原物料及科技產業,其中以銀行產業最受青睞,獲得高達30%的淨加碼

美國五月CPI及核心CPI分別年增5%及3.8%,創2008年8月及1992年以來最大增速,但市場解讀乃低基期因素所致,預期聯準會將維持寬鬆政策,科技及生技醫療類股引領史坦普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推升全球股市近周收高。

綜合彭博資訊外電新聞援引六月份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報告顯示,超過7成的經理人認爲通膨僅爲暫時;64%經理人認爲,未來12個月通膨仍將繼續走高;63%經理人則認爲聯準會將於八月份的Jackson Hole會議九月份利率決策會議時,釋出縮減購債訊號

資產配置方面,61%經理人淨加碼股票,較上月增加7個百分點;9%經理人淨加碼現金,則爲去年十月以來的最高比重整體現金配置比重較上月減少2個百分點,降至3.9%。

此外,隨着經濟持續復甦及有序重啓,經理人持續轉進銀行、工業、原物料及科技產業,轉出公用事業及必須消費品產業,銀行產業獲高達30%的淨加碼,蟬聯第三個月獲淨碼幅度最高。此外,科技業獲淨加碼幅度則由上月的11%大幅提升至本月的22%。

在最擁擠交易及最大尾端風險方面,26%經理人認爲做多商品爲最擁擠交易,另各有21%認爲是做多比特幣及科技。而通膨與聯準會縮減購債,則並列本月最大尾端風險之首,比例各爲30%,資產泡沫新冠疫情及中國經濟降溫則分別爲15%、10%及2%。

富蘭克林投顧表示,儘管此次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預期將維持現行利率及購債規模不變,焦點將放在經濟展望、利率點陣圖及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牽動投資人敏感神經。回溯2013/5/22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意外表示未來幾次會議可能討論縮減公債購買規模,曾引發MSCI全球股市指數跌至同年6/24低點美國股市波段下跌5.58%,同期間彭博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債下跌4.71%(彭博資訊,原幣計價),但隨着市場反應消化聯準會政策調整預期,風險性資產迴歸基本面而走揚。

進入夏季,富蘭克林投顧分析,市場將反覆在景氣、通膨及政策方向間摸索尋找方向,股市高檔震盪難免,建議投資人可以側重價值循環股的美國平衡型基金爲核心,以穩健方式參與美國經濟重啓後的復甦行情,股票資產採取分批加碼+定期定額策略,涵蓋創新成長及價值補漲、美國及新興亞洲佈局,並留意可受惠拜登政策的基礎建設產業,網羅多元投資機會。

依據彭博資訊,六月份美銀美林經理人調查調查於2021/6/4~6/10進行,針對管理6670億美元資產的224位基金經理人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