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製造單個光子全息圖 曾被認爲不可能

科技日報北京7月2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Business Insider)消息波蘭華沙大學科學家首次製造出單個光子全息圖。他們表示,最新研究可強化科學家對量子力學的理解,賦予他們一種看待量子現象的新方式,有望開啓一個全新的量子全息術時代

全息成像與攝影術不同,可以重現物體空間結構,讓人們看清其三維形狀。全息術利用經典干涉現象——兩束波相遇會形成一束新波,但由於光子的相位(波的一種屬性)一直在波動,經典干涉無法用光子做實驗。在最新研究中,華沙大學的物理學家通過使用量子干涉獲得了光子的全息圖,同時發現,在量子干涉中,光子的波函數相互影響

研究人員解釋稱,波函數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本概念,與粒子處於某一特定狀態可能性相關聯,也是薛定諤方程核心,在有經驗的物理學家手中,這一函數能被用來“構建”一個量子粒子系統模型

當爲光子對拍照時,研究人員拉多斯瓦夫·夏拉皮凱威克茲和邁克爾·賈徹拉注意到雙光子干涉現象。在雙光子干涉中,當進入分束器時,可區別的光子對隨機地活動,但不可區別的光子對則表現出量子干涉,這影響了它們的行爲:這些光子對要麼被一起傳輸,要麼被一起反射。

夏拉皮凱威克茲說:“我們想知道,雙光子量子干涉是否同全息術中的經典干涉一樣,可用狀態已知的光子進一步獲得狀態未知光子的信息分析讓我們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當兩個光子表現出量子干涉時,這一干涉過程取決於其波陣面(同一波陣面上各點的振動位相相同)的形狀。”

研究人員表示,最新實驗對理解量子力學的基本法則有重要意義,也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波函數的本質。他們希望,借用這一方法制造出更復雜量子物體的全息圖。

圈點

這是一項長期以來都被認爲不可能成功的實驗。因爲光子的相位時常波動,經典干涉是不會發生的,也就是說它的成功違揹物理學基本定律。但如今波蘭科學家藉助量子干涉實現了量子全息圖,這一成就不但意味着量子全息攝影進入一個新時代,也給予科學家們一種觀察量子現象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