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76代孫是美國人 孔令奇回臺被當外國人「很傷心」

記者蕭采薇/專訪

孔令奇12年前出道時,當時的唱片公司替他打出了一個超威風頭銜,「孔子的76代子孫」。他的歌曲多是濃厚西洋味饒舌舞曲衝突撞擊下讓他一出道就氣勢如虹,更拿下隔年金曲獎最佳新人。不過「金曲魔咒」發威,拿獎後的10年間他卻在臺灣樂壇消聲匿跡,這段時間孔令奇住在北京,他說:「我其實是去學,怎麼當一個『華人』。」

▲孔令奇當年一發片就拿金曲獎,之後卻消失在臺灣樂壇10年。(圖/記者黃克翔攝)

孔子的子孫唱着12年前還不是主流的嘻哈,一時間就成了媒體討論的焦點。不過孔令奇當年紅得快也掉得快,他坦言,因爲在美國長大講話很直接。不過他的「直率」,有時透過鏡頭就變成了「自大」、「跩」。

「我其實很訝異,離開10年後再回來還有這麼多回響,我本來以爲大家對我沒有好感。」孔令奇舉例,當年上電視宣傳,有次主持人問:「你覺得孔子是什麼樣的人?」他開玩笑回答:「我覺得他是個爛人,很討厭,害我要背論語。」12年前臺灣風氣保守,對美式幽默接受度不高,因此這番話果真引起砲轟。孔令奇說:「那時候我常被當做外人,其實很傷心。」

▲孔令奇這10年都在北京生活。(圖/記者黃克翔攝)

現在的孔令奇可能不會這樣說話了,離開臺灣樂壇的這10年間,他在北京生活,還開了電臺節目。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孔令奇說:「在北京時我在學習中華文化,學着怎麼成爲一位『華人』。」他體悟到,華人的溝通方式比較不直接、不主觀,說話會「留後路」,不把話講死,孔令奇笑說:「其實這樣還滿有魅力的。」

人們會用「香蕉形容「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指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意思是他們「外黃內白」。孔令奇也說,從小在美國長大,在那其實感受不到自己有什麼特別,反而是回到亞洲後,大家纔會當他是「外國人」。不過他有點驕傲的說:「現在我應該反過來,比較像雞蛋是『外白內黃』,外表是A.B.C,但內在是完全的華人。」

▲孔令奇花了10年,在北京學着當「華人」。(圖/記者黃克翔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