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玩藝 遊墨之間重新詮釋書法藝術

文/城市美學態度

▲聚集在中山線型音樂祭前的民衆。(圖/邱家琳攝,以下皆同)

悶熱的午後,中山捷運站R7出口前聚集着三三兩兩的人羣,大舞臺上的歌手彈着吉他,悠悠得哼出歌詞,舞臺右側搭建的攤位坐滿了人,他們低着頭、專心地用毛筆在紙上揮出墨,彷彿身旁的熱鬧與自己無關,兩位年輕的女孩穿梭在桌子之間,幫忙補紙加墨,她們是許瑄芮與沈宣萱遊墨之間的創辦人

▲遊墨之間的創辦人許瑄芮與沈宣萱忙碌地穿梭在各桌之間。

許瑄芮與沈宣萱兩人是高中熱音朋友,許瑄芮學書法的緣由就跟每個小孩一樣,爲了培養耐心,不是出於自身喜好的動機,讓他小時候對書法感到很煩躁,直到國中因爲課業中斷,去年開始,許瑄芮的生活狀態極其混亂,處於低潮,於是又重拾毛筆,繼續書法之路,寫着寫着,急躁的心慢了,混亂的生活漸漸平穩下來,許瑄芮表示,「書法是自我沉澱的過程長大之後對書法『慢』的魅力,有更深的體悟與感受,東方文化底蘊內涵,更是令人深深着迷。

▲遊墨之間的創辦人許瑄芮與沈宣萱。

見字如見人,書法字可以反映出寫者當下的心情,心一浮躁便可由字見之,筆墨濃淡隨着氣韻而變,黑白的筆墨卻創造了不同的變化,而這也是書法的魅力與功力所在。

遊墨之間另一位夥伴,沈宣萱同樣自幼開始學習書法,後來雖然沒有繼續上課,但仍然保持每逢過年寫春聯送給朋友的習慣,寫着寫着,突然萌生不如把書法玩大,玩得更有趣的想法,於是主動聯繫許瑄芮,「遊墨之間」就此成立!

(完整文章請看城市美學新態度)

【延伸閱讀】用詩喚醒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香港詩人陸穎魚臺灣

※本文由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