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的愛心接力——百萬網友助力"尋親救女"

(原標題:跨越大洋愛心接力——百萬網友助力"尋親救女")

新華社貴陽3月1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駱飛)近日,一封名叫《給我女兒家人的一封信》在網絡上傳開,信中“她是您的小女孩嗎?您知道誰是她的家人嗎?”的文字,傳遞出一對外國夫婦跨國“尋親救養女”的急切心聲

這是來自加拿大的Cathy和丈夫向中國網友發出的尋親求助。他們11歲的養女自幼身患嚴重血液疾病,如今命懸一線。幾天來,上百萬網友積極響應,一場跨越大洋的愛心接力在國內線上線下火熱展開,詮釋着愛心國界的共同價值

外國夫婦救養女

點開“跨國尋親救女”的微博話題,一組跨越近十年的照片,講述着來自加拿大的Cathy夫婦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收養患病棄嬰的故事。

2007年,前往貴州黔東南州遊玩的Cathy夫婦來到當地福利院看望孩子,收養了此時年僅1歲的棄嬰陳福佩,並取名Hosanna,寓意“得救了”。

一年前,身患嚴重乙型地中海貧血的陳福佩被遺棄在黔東南州天柱民政局辦公室門口。除了包裹着的被褥外,幾乎沒有留下半點身份信息,名字是福利院工作人員後來取的,希望孩子沾福添歲,好好活着。

隨後十年間,Cathy夫婦視養女Hosanna如己出,傾注了大量心血和關愛。爲給Hosanna治病,他們四處訪醫問藥,跑過廣東、雲南等地。加拿大距離中國有數千公里,但救女心切的Cathy夫婦克服困難,曾兩次帶着Hosanna跨越太平洋來中國尋親。這些年來,夫婦倆始終沒放棄,盡一切可能挽救女兒。

回憶起Cathy夫婦“尋親救女”,曾經在2009年接待他們的天柱縣民政局老齡辦主任陸健康感慨地說:“當時小孩一路上都帶着藥,夫婦倆照顧無微不至。爲了找到孩子親屬,他們很執着,走訪了不少地方,特別感人。”

這些年來,Hosanna只能靠輸血維持生命。醫生診斷,想要徹底改善病情,必須進行骨髓移植,找到Hosanna的親生父母尤爲迫切。

中國網友接力傳愛

“受加拿大朋友的委託在微博上發了這封 尋親救女 求助信,沒想到引起網友廣泛關注,迅速形成愛心接力。”作家欒文勝說,不少網友除了轉發,還提建議促成了當地政府線下幫助。

3月8日,記者在此次跨越大洋的愛心接力發起者欒文勝的微博中看到,這條置頂帖文閱讀量目前已達到200多萬次。其中,不少網絡大V及熱門公益平臺紛紛轉發,並在網頁突出位置掛出。

網友“漫步雲端”說:“祈禱,曾被收養的幸運能再次眷顧孩子,找到家人獲得重生。”博主“會飛的鴕鳥”評論:“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勝似親生,點贊善良的一家人。”

看到網友紛紛化身“愛心接力者”,欒文勝非常感慨:“一個社會的和諧可愛在於遇到困難,有人願意求助,願意主動獻愛心。”

線上愛心的火熱傳遞,也很快得到了線下的呼應。從3月10日開始,在天柱縣城,由當地團委、婦聯、公安學校等多部門組成的工作隊也投入到這場跨國愛心接力的行動中來。

工作人員紛紛進社區下基層,把印有基本信息和圖片的尋親啓事發送到學校、社區和農村,填補了網絡無法覆蓋的空白。同時,包括貴州地方媒體在內的社會力量也加入到行動中。

當地牽頭此次“尋親救女”行動的天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守楨說:“我們多部門協同,在街頭擺攤設點,也深入社區、學校、農村發傳單,爭取讓全縣各家各戶都知曉此事,早日幫小姑娘找到親人。”

愛心救助跨越國界

遠在加拿大的Cathy夫婦得知上百萬中國網友正在幫助他們時,倍感欣慰。Cathy發來視頻說,看到加拿大和中國有那麼多人在關注着女兒的健康,這讓她非常感動,她希望女兒親生父母或是兄弟姐妹能看到這個消息。

欒文勝說:“在整個事件中,是愛的力量感染並凝聚着大家。Cathy夫婦的善舉超越了國界和膚色,在養育患病的養女時那種不離不棄,引發了人們情感的共鳴。同時,也讓我們反觀自己,在以後對待家人或獻愛心時應該以怎樣的心態或行動去面對。”

貴州大學新聞社會學教授翁澤仁說,匯聚在這個愛心傳遞過程中的一切力量表明:愛心無國界是救助共識。給予有困難的人幫助是古今中外一切文明的價值導向,幫助別人的人也被別人幫助着,滿滿的正能量推動着愛心在不同文明和國界間傳遞。

(原標題:跨越大洋的愛心接力——百萬網友助力"尋親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