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障礙,建立健康人際關係

近日,聯勤保障部隊峨眉康復療養中心組織心理專家走進駐地周邊部隊,爲官兵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心理專家根據訪談情況,總結了幾條建議,分享給戰友們。

在人際交往中提升幸福感

鏡頭回放】心理專家在某部宣講時,年輕的機關幹部小王說,他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與人相處,感覺自己在單位沒有知心朋友

【心理解碼心理諮詢孫小英通過《人際交往能力自測量表》,對小王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小王人際交往能力較低、社交質量不高,主要表現在人際交往關係界限不清、不善於表達。孫小英介紹,良好的人際關係能滿足個體情感需求,有助於提升個人安全感,強化工作倖福感。官兵在與人交往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培養積極的交流心態。有的戰友在人際交往中容易出現“你行,我不行”的自卑心理。這種消極心理不僅會打擊自信心,還可能影響戰友關係和團隊凝聚力。官兵在交往過程中,應互相尊重、互相欣賞,樹立“你行,我也行”的積極心態,建立良性的交往關係。可以通過自我暗示的方法提升自信心,如面對鏡子用簡潔有力的語言肯定自己。

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人際交往應以尊重對方意願爲前提。官兵在交往中要掌握分寸,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和戰友溝通交流時,集中精力傾聽對方的談話內容,並適當做出迴應。同時,注意控制關係界限,在交流中“自我暴露”要適當。“自我暴露”就是向別人說心裡話。如果不顧對方的情緒,不分時間、場合傾訴,會給對方帶來心理壓力

構建合理的情緒宣泄渠道。長時間大量積壓負性情緒,會減弱心理的“天然抵抗力”。當官兵出現憤怒等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運動、聽音樂、讀書等方式,將注意力從不良情緒中轉移出來。還可嘗試“延遲憤怒法”,深吸一口氣,心中默數5秒,待心情平靜後再解決問題。如果立即發泄怒氣,會使憤怒情緒延長。

在自我成長中增強自信心

【鏡頭回放】某旅戰士小劉在個體訪談中說,父母在他讀小學時離婚了,他從小和母親一起生活,所有事情幾乎都由母親決定。來到軍營後,他感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總是在心裡反覆責備自己。

【心理解碼】心理諮詢師王麗峰說,小劉的成長過程缺失父親的責任教育,在母親無微不至地關愛下,他的自我成長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缺少成就感的積累,遇到困難時容易產生挫敗感,久而久之便萌發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的不合理認知。

王麗峰介紹,在父愛缺失或過度溺愛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能會缺少勇敢、自信的品質。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用“空椅子傾訴”模擬自己和他人的對話,卸下心理負擔,勇敢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重拾成長的勇氣與自信。模擬對象可以是父母、朋友、戰友,甚至是想象中的自己。具體做法是:面對面擺放兩張空椅子,坐在一張椅子上扮演現實中的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上扮演他人,讓自己與他人展開對話。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角度考慮問題,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性格偏內向、不善於表達的戰友還可以寫“成長日記”,在日記本上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或引起情緒波動的內容,以及自己的內心感受。這種方式有助於宣泄負性情緒,比較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而培養積極的心態。

在團隊協作中建立歸屬感

【鏡頭回放】在個體訪談中,大學生士兵小張說自己來到軍營一段時間後,還沒有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感覺自己缺乏歸屬感。

【心理解碼】心理諮詢師周佳俊對小張進行心理諮詢後得知,小張經常因爲一些小事與戰友發生衝突,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辦法和大家一起解決,而是先找別人的錯誤。長期如此,戰友們漸漸疏遠了他。訪談過程中,周佳俊通過認知療法讓小張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感悟集體重要性,並建議小張多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合作意識。

周佳俊介紹,歸屬感是人們希望被羣體接納的情感需求,能提供積極的心理支持。缺乏歸屬感易引發焦慮情緒,不利於個體成長和集體凝聚力。戰友們可通過以下措施強化歸屬感:

善於發現戰友的閃光點。尋找別人的優勢,並真誠表達出來,有助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遇到難題主動想辦法解決。如果與戰友產生分歧,甚至出現衝突,可以先深吸一口氣,屏氣4秒後再呼氣。通過反覆深呼吸,將注意力從關注情緒狀態轉移到思考解決辦法上來。

建立穩定的情感聯結。學會共情式溝通,即能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並做出恰當的迴應。交往時要坦誠相待,在互幫互助過程中建立信任聯結和情感聯結,從而強化集體歸屬感。(賴瑜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