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你只會喝運動飲料一招?醫曝4大飲食調養重點

病毒腸胃傳染力強,包括口水排泄物,或與病人密切接觸都可能傳播,因此感染腸胃炎時,排泄物應清理乾淨。(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中午媽媽煮了拿手好菜「芋頭米粉湯」,又香又濃的湯頭和豐富的餡料,讓曉青忍不住多吃了一碗,但不過一會兒,卻感到肚子不太舒服,脹脹的、又有點消化不良的隱隱作痛,且不舒服的感覺愈來愈加劇,輕微脹痛變成絞痛,到了晚上病情更嚴重,雖然頻跑廁所嘔吐,幾乎把胃清空,還將膽汁吐了出來,仍沒辦法緩解想嘔吐的感覺,讓她全身無力癱軟在牀上。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中了「腸胃炎」。

腸胃炎分爲兩大類 細菌性腸胃炎與病毒型腸胃炎

胃腸肝膽科醫師王志堂表示,所謂腸胃炎,就是腸黏膜或者胃黏膜發炎所引起的。一般而言,腸胃炎分爲兩大類,一種是食物中毒引起的細菌性腸胃炎,另一種則是病毒型腸胃炎。

王志堂進一步說明,通常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包括大腸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桿菌等。食物本身不乾淨、沒有烹煮完全,或者放置食物的器皿不清潔,也都可能引發細菌傳染,人一吃了不乾淨的食物,立刻上吐下瀉,腹痛難耐,有時拉肚子太過嚴重,還可能引起脫水、休克。

另外一種病毒型腸胃炎,病毒種類通常都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40.41型等引起的腸胃炎症狀,一旦感染病毒,視患者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免疫力,決定病程的長短。不僅會有噁心、拉肚子、腹痛等腸胃炎病症,少數患者還會併發肌肉痠痛、全身痠軟、發燒、頭痛等症狀,有人一天拉肚子達7、8次,有人一天僅3、4次,也有人拉兩天後即可慢慢自行復原,但有人還是需要就醫治療才行,其不舒服程度依據患者抵抗力強弱而有所差別。

症狀輕微無須就醫 飲食清淡、補充電解質即可改善

腸胃炎是很常見的疾病,一般腸胃炎發生時,王志堂表示,若症狀輕微、沒有發燒,或是太過不舒服的感覺,僅是輕微拉肚子,那麼只要飲食清淡、多喝水,過一、兩天就會自行痊癒,無需就醫治療。

治療原則爲補充水分電解質及清淡飲食,以及症狀治療,如果是身體比較虛弱的小嬰兒或者老人,多以打點滴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如果是食物中毒,就醫後醫師也會做糞便檢查,先確定是哪一種病菌引發食物中毒,然後給予藥物、對症下藥。

腸胃炎不一定要禁食 這些食物都能補充水分、養分

坊間常說,得了腸胃炎只要「餓三天就好」。王志堂解釋,人吃東西需要經過腸胃吸收消化,在腸胃發炎時,最好可以吃清淡一點,或者一兩餐不吃,讓腸、胃獲得充分休息。「禁食」可避免腸胃蠕動,讓患者恢復較快,但也不是完全都不能吃東西,建議腸胃炎患者可煮白粥米湯喝,若覺得沒味道可加一點鹽巴,也可以選擇白土司、白麪條白饅頭,甚至喝點白開水,或者稀釋過後的電解飲料,都可以在腸胃炎期間補充水分與養分。

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強 日常衛生習慣要做好

王志堂說,水分與電解值補充,可保持人體正常運作,患者若因爲腸胃炎拉肚子、嘔吐脫水,電解值不平衡,不僅會沒力氣,也容易引起抽筋,甚至心臟不好的患者也容易發生危險。

此外,罹患腸胃炎時,最好能忌口油炸類、燒烤類油膩的食物別吃,太過甜膩的甜食少碰,先以無味清淡的飲食開始,少量多餐,等到身體逐漸恢復,止吐也止瀉,在依照身體狀況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品項

最重要的一點是,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強,包括口水、排泄物,或與病人密切接觸都可能傳播,因此感染腸胃炎時,排泄物應清理乾淨,清理過後手也應該洗淨再觸碰食物,以免擴大腸胃炎傳染,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一旦發現糞便或嘔吐物中有血,病情恐不是單純的腸胃炎,建議及早發現治療,才能儘早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