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能化解疑賴論嗎

(圖/總統府提供)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近日引發大陸媒體連續發文批駁。陸媒痛批賴清德的「和平四支柱」,說明北京對賴清德的觀察期可能已經結束,對其臺獨定性不改;另方面也浮現出,北京擔心美國和西方輿論從「疑賴」轉變爲「信賴」。

然而,美國和西方真的「信賴」嗎?目前爲止仍然要打一個問號,否則就不會傳出美方希望安排賴清德再次過境美國,當面再把一些問題向美方「講清楚」的消息。美方和賴的接觸頻率已經夠多,更何況賴也多次訪美,反襯出賴投書《華爾街日報》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化解美方疑慮。

可是,疑慮真的能化解嗎?至少,從目前美方公開表態來看,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但美方深知對2024選舉表態的敏感性,很容易被外界扣上「介入臺灣選舉」的帽子,因此最有可能的情境是,直到投票日之前,都看不出任何美方具有傾向性的公開表態。因此,相較於AIT一而再、再而三表態「不會選邊站」的明言,一些透過美方學者發出有關2024的暗語,則更值得探究。

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的「臺灣通」、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最近接受臺灣媒體專訪的態度。祁凱立對2024大選的看法和許多現階段民調下各方對選情的預判存在明顯差異:第一,他認爲藍綠最後還是會歸隊,三腳督最終會變爲賴侯對決,柯文哲只是攪局者;第二,他的確感受到臺灣民衆對現況及對民進黨的強烈不滿,認爲賴清德勝算不足;第三,他觀察到美方學者普遍不信任柯文哲。

祁凱立的說法當然不代表美國官方,但從中可看出美方學者圈對2024大選的幾種代表性看法,且這些看法對華府具有影響力:首先,美方深知民進黨的選情是逆風,掌握了賴民意支持度嚴重不足的現況,因而絕對不會光明正大「挺賴」或「信賴」。

其次,美方對柯的觀感是消極的,甚至是負面的。最後,美方瞭解到賴多次主張並堅持自己「務實臺獨」的立場,與華府「不支持臺獨」、北京「反臺獨」是矛盾的。

回頭看賴清德在《華爾街日報》的投書,他並未澄清或收回「務實臺獨論」,也未遵從蔡總統2016年提出「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處理兩岸事務」的表述,這在美方眼中恐怕無法及時提升信任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財長葉倫陸續成功訪中,美中關係穩定的預期上升,若賴清德洗不掉臺獨標籤,華府選前會以一種巧妙方式,引導臺灣選民支持「有能力維護和平、規避戰爭風險、且言行穩定值得信任」的候選人,這種可能性不會排除。(作者爲智庫研究員)